[設計大人物]天晴設計.選擇對的事情做


這幾年台灣的設計產業,在媒體與政府單位的推波助瀾之下,已經逐漸受到大眾的重視,對於設計商品的接受程度也慢慢地提昇,除了政府單位之外,在台灣有些設計品牌也意識到光靠官方的力量是不夠的。「天晴設計事務所」自從2008年起,至今共連續三年策畫了2008年的「牆」、2009年的「雨」及2010年「看不見」三年的設計師聯展,希望透過自發性的舉辦設計師聯展,提供一個讓設計師可以作品發表的平台,讓每位優秀的台灣設計師都能夠被看見,也希望民眾能夠過一次次的展覽愛上設計。


致力於推廣設計師品牌的天晴設計,早在2007年時就提出舉辦設計師企劃聯展的「10年計畫」,已舉辦三年的設計師聯展今年堂堂邁入第四年,今年第四回的「不變」設計師企畫聯展,將於9/16~25的「台灣設計師週」中展出,再次深入設計中的核心探索,重新的角度來看看當代文化下設計師的作品表現力。


舉辦每年設計師企劃聯展之外,天晴本身的設計商品在設計業界頗具人氣,像是充滿衝突幽默的「槍梳」、大玩中文趣味的「雙囍杯」或是大人物曾經介紹過的「武器筆記本」,都是國外設計網站曾多次報導的好設計,這回大人物前往天晴位於文山區風光明媚的辦公室,深入訪談到深耕台灣設計產業多年的天晴設計,以最嚴苛的態度拷問到天晴創辦人易瑋勝(Alan/35歲)與李尉郎(阿郎/37歲)以及資深設計師林定芊(33歲),跟他們一起聊聊對於設計產業的想法與態度,以下是我們跟天晴設計師的訪談內容:


「雨過方能天晴。」

大人物(以下簡稱大):可以請三位先跟大人物讀者介紹一下自已嗎?當初是怎樣接觸設計領域?

易瑋勝(以下簡稱易):其實學生時期就只是比較會畫畫而已,所以大學聯考時填科系,就從建築系開始填填到工業設計,一開始也不知道工業設計在做什麼,到了大二才比較清楚,畢業後我是做產品設計出身,在還沒創立天晴之前,我做了很多3C商品的產品設計,但做久了覺得比較沒意思,那時候就一直很想做自已會想放在家裡「有人味」的設計,才會有後來創立天晴的念頭。

李尉郎(以下簡稱郎):我一開始是單純的想要畫畫,走比較偏藝術創作方面,後來是我爸說:「已經都唸到這副田地了,不要再畫畫了」,才會選擇唸比較不會餓死的台藝大的商設系,退伍後進了廣告公司工作兩年,發現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所以才會回到校園唸台科大工商設計所,當時我對於商品材質產生興趣,這段過程其實對於我後來創作有蠻大幫助的。

林定芊(以下簡稱芊):其實你去翻很多設計師學生時期的課本,應該都會有很多塗鴉亂畫之類,就是會有一群這樣的人做這樣的事,我剛好就是這樣沒認真在念書的人,我高中是念復興商工,在那樣的環境之下身邊都是很愛畫畫、很愛做東西的人,所以我大部分的學生時期都是很認真地在畫畫,後來退伍後研究所考上台科大工商設計,研究所的時候跟阿郎是同學,畢業後也是走平面設計為主。


大:我們知道天晴是由Alan總監跟阿郎總監所共同創立,可以聊聊當初你們為什麼要創立「天晴設計」呢?

易:其實當初我跟阿郎創立天晴,是因為三年前我合夥的前公司,因為合夥人惡意掏空公司資產,而一夕垮台,所以我們不得不做出些決定,自己成立天晴設計,一開始其實還蠻辛苦的,所以其實當初取名叫「天晴」是有「雨後天晴」的意涵在裡頭,還有另一個因素是,「天晴」這個名字有請算命師父來算過,應該還不錯(笑)。


「對我們來說,商品要物有所值才有意義。」

大:你們的設計創意都是如何得到的呢?

易: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大一樣,像我是會把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偶爾會回頭去翻閱,看看有沒有新的想法,其實這也是經驗,生活上多體驗、多觀察都會成為身體裡的資料庫,當你看到東西才有素材可以發揮,或是有時候電影裡頭的一句話、一個字,話語之間都是靈感來源,像這個定芊最厲害,哈。

芊:嗯,其實我是「通靈系」的設計師(笑),通常是前一天睡覺前有人託夢或是怎樣,才會想到,沒有啦,我都是跳躍式思考比較多,很多設計可能是之前玩過、注意過的東西,在一些小小細節之中,累積出一些自己都不發現的東西,當你在某個時刻就會派上用場。

郎:其實我近期的創作方向會比較偏向從材料去發想,像我會去研究哪些材料可以拿來做杯子,有時候只是覺得某種材料很好玩,不見會想到它的用途,之後才會摸索出合適的商品出來,除此之外,像是有條件的設計反而是比較容易的,像我們也有接企業的設計案,他們開出條件越詳細對我們來說就越好做。


大:各位本身都是從事設計,那你們覺得要走設計這條路,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呢?

易:我覺得身為一個設計師至少要有服務客戶的能力,客戶要什麼要能生給他,同時又可以你感性的設計想法賣給他,在客戶的要求與自己的Sence之間取得平衡,而不是一昧的抱怨客戶,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基本上在這個行業裡應該可以活下來。

郎:我覺得現在的設計科系很多,大家都可以做設計,理論上學校畢業出來應該都能當70分的設計師,但說實話,後面那30分則要看個人天賦,就像有些人說話天生很好聽,可能就比較容易成為好的廣播人,但做設計也是會開竅的,只是就看每個人開竅的時間點。


大:
可以聊聊天晴旗下的設計商品,每個商品需要花上多少時間研發?從創意發想到上市的流程是如何?

易:我們通常是春秋兩季都會有新商品問世,至於每個商品花多少時間這倒也不一定,理想時程是從研發到上市抓三個月,不過這也要依照製作過程的難易來決定,短從兩個月長到半年都有。至於商品流程從發想之後,我們還是會先成本評估,要花多少資金、國內外市場評估等,在不會影響正常營運之下,我們就會去開發這個商品。


大:天晴販售的商品定價都是如何訂定的呢?

易:我們的設計商品價格還算是親民的,對我們來說,商品要「物有所值」才有意義,通常業界商品定價都是抓成本的4~5倍,但我們有時候定價只會抓成本的3倍左右,如果再高就不是我們想要的,但也並不是所有商品都是如此計價,也要考慮背後的行銷成本等等。

郎:嗯,一個商品不管它設計得再好,如果價格訂得過高,以致於沒有人想買,也是徒勞無功的事情。


「把作品價值回歸設計師身上。

大:有別台灣其他設計品牌,對外多以品牌名稱為主,而天晴則是強調設計師本人的品牌,算是台灣設計界比較創新的作法,好奇為何會有這樣的作法呢?

易:
嗯,其實天晴不是一個品牌,我們比較像是設計品牌經紀人的角色,所以要成為天晴的設計師必須要露臉,這跟我們之前的創業遭遇有關,之前我們在前公司做的是純品牌,設計師努力為了公司品牌在做設計,但品牌卻很容易隨著公司經營不善就消失掉,所以我們認為設計公司的品牌價值是來自於設計師本身,當設計師的作品不斷累積時,作品的價值才會回歸在設計師身上,所以天晴商品對外才會以設計師品牌來推廣。

郎:其實這跟台灣設計產業的習慣有關,像比較大的設計公司你不會知道這些商品是誰設計的,設計師對於消費者來說是沒有名字的,但我們覺得品牌特質與人的特質是有連結的,與其說我們強調設計師品牌,倒不如說是我們讓本來沒有人會發現的名字彰顯出來。


大:天晴除了旗下四位設計師品牌之外,你們還規劃了「喜器CiCHi」這個品牌,如此的用意為何呢?

易:其實天晴開始前兩年都比較focus在設計師品牌上,從去年我們開始規劃「喜器」這個品牌,其實目的是希望能慢慢透過「人」再把品牌帶出來,但是我們設計師永遠都在,而創立「喜器」這個品牌是因為東方語意或意象的商品形象很鮮明,而背後的設計師很容易被外界給定型是東方意象商品的設計師,所以我們把旗下比較偏東方意象的商品歸在「喜器」。

郎:其實因為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在風格上有可能隨著時間歷練會有所變動,但如果是品牌的話,在整體風格上就沒辦法做任性的變動,像我可能有一陣設計比較多東方意象的商品,就可以放在「喜器」裡,但是如果我想設計其他風格的作品,就比較不會受限。
 


「選擇我們認為對的事情在做。」


大:
天晴設計從2008年開始就策辦設計師企劃聯展,逐漸提昇台灣設計師們的能見度,你們有預期能為台灣設計產業發揮怎樣的影響力嗎?

易:我們其實沒有想過要為台灣設計產業做怎樣的事情,我們只是選擇我們認為對的事情在做,它會後續會發生怎樣的影響,我們也無法預測,只能說做對的事情,它的影響力通常不會是壞的。設計師每年都會有新人才出現,我們希望設計師每一年都能被看見,所以從08年開始我們把每年參展的設計師作品編成專刊,透過這些方式能把台灣設計師作品建立起資料庫。

郎:嗯,我們不會因為是要影響什麼才做了這些事情,這就是我們原本要做的事。


大:透過設計師企劃聯展的十年計畫,你們希望能記錄下些什麼呢?


易:
翻開這三年來的聯展專刊,每一年都在做一些改變,從中你就可以發現設計產業的變化,我們也都很期待十年之後,設計師企畫聯展的長相究竟會演變成什麼樣,也許參與的門檻會非常高,那麼展覽本身就會有一定的代表性。

郎:
其實也希望透過我們的策展,能讓更多聲音被聽見,也希望能有更多企業或團體能夠一起投入這件事,提昇大眾對於設計產業的接受程度。


大:
那這幾年策展的過程中,有遇到哪些困難之處嗎?


芊:
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時間永遠不夠用」,當你標準到達每個地方,就會發現時間永遠不夠,想要做更多,我想這就是設計師的堅持吧。


大:聯展設計師你們是怎樣去挑選的呢?

易:
設計師沒辦法去挑選,只能透過作品集認識他們,但是我們喜歡怎樣特質的設計師是有的,不只國內像國外有我們同一代喜歡的外國設計師,我們也都會想辦法去邀請參展。


「能一直做設計是幸福的。」
大:
從事設計工作一定難免會遇到創意雷同的經驗,之前採訪25togo的時候,有提到Alan曾遇到即將上市的設計,卻意外發現海外有類似設計而整個停止生產,通常其他廠商就會裝做不知道繼續裝死上市,但你們卻選擇停止生產這樣具勇氣與責任感的處理方式,可以說明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易:嗯,當年是2007年的香港設計展,我設計過一款「戒指杯」,已經進行到打樣生產的階段,卻在參展前一天意外發現日本設計師有款雷同的設計,是同樣以戒指為發想的設計杯款,雖然說背後故事也許不相同,但為了怕不知道事情來龍去脈的消費者誤會抄襲,當下我們就做了決定將這款戒指杯停產,當時只能用英雄所見略同來安慰自己啊。


大:嗯,這種肯負責的專業態度確實令人敬佩,我們也知道天晴設計的商品「雙囍杯」,之前也被大陸山寨廠商抄襲,當遇到別人抄襲你們商品時做何感想呢?

易:在大陸的山寨廠商甚至拿雙囍杯去註冊版權,我們只好想辦法證明是我們的設計,去拉掉他們的註冊,而台灣盜版廠商的處理方式,我們則是直接斷掉他的供應商,其實不只「雙囍杯」就連「拉鍊杯」跟「黑4筆記本」等等都曾被人抄襲過,好像我們的商品已經成為列入山寨廠商的模仿名單,其實真的蠻無奈的。

郎:其實像這種事件曾出不窮,光靠我們的力量不夠,政府應該透過官方的方式想辦法協助解決。


大:儘管如此,各位覺得從事設計工作,最大的成就感在哪裡?

郎:我覺得能做設計是很幸福的,因為是可以讓我一直做下去、不會覺得無聊的事情,雖然壓力比較大,我可能隨時下了班也在想設計的東西,但是這個成就感是可以累積下去的,這是支持我持續做設計的原因。

芊:像我們參展時,設計師都會親自站櫃販售,就可以第一線接觸到消費者,得知他們對於商品的想法,能夠有這樣的過程,對於自己的作品也會更有信心。

易:成就感?就是能夠活得好好的啊!(笑)


大:那可以介紹一下自己目前為止最滿意的作品嗎?

郎:那 我介紹目前都還沒曝光過的「氣嘴杯」,它整個是用玻璃做成的,你可以看到它底部是做成氣嘴的形狀,我是找了做實驗儀器像是試管燒杯的廠商,他們從來也沒有 做過這樣的東西,經過了多次嘗試才有辦法做出來,只能用嘴巴吹製手工拉型才能做出來,這個技術是相當難去複製的,而且材質是燒杯材質所以相當輕。
 

芊:我的作品是「隱形貼」,概念是從忍者的隱形術來的,因為這個便利貼的顏色、材質都跟筆記本一模一樣,貼上之後你寫在筆記本的東西就可以隱藏起來,就還蠻有趣的,不過這個設計後來沒有販售,對了,這便利貼跟筆記本是一組的。
 

 


易:
我 近期最滿意的作品是這個杯盤組,它叫做「動靜之間」,裡頭有很多「看不見」的設計,因為茶杯底部跟盤子的形狀都是圓弧型的,當茶杯放上去的時候,不管放在 盤子上的哪個位置,都處於靜止狀態,這個設計的概念就在於,杯子跟盤子就為了彼此而存在,而杯把的設計我故意做的很小,這樣當你拿茶杯的時候,動作上就會 自然很優雅,「動靜之間」是預計九月中才會上市。


大:對於台灣的設計品牌,你們有沒有特別的推薦呢?


易:
我們覺得設計師Judy駱毓芬的東西都不錯,之前也有參加過設計師企劃聯展,她設計的「叉箸」筷子在業界相傳賺兩億(笑),最近她也成立品牌「cuckoolife咕穀生活」,像是杯子、小物都有。


大:最後,三位都有在大學教設計課程,想問問各位對於目前就讀設計相關科系學生,有什麼過來人的建議呢?

易:因為我們自己學生時期也很愛玩,所以學生會玩也是應該的,會玩的同時也要讓自己充實,不要只是瞎玩,現在很多學生都是看得不夠廣,可能學到了一點概念,就覺得自己很厲害,但卻完全沒辦法掌握外面的世界是怎樣,所以我覺得要了解自己的能力跟熟悉業界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芊:學設計的學生很容易陷入只看設計相關書籍的迷思,其實要多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像是財經、文學等乍看跟設計無關,但其實是累積自己的體驗跟內涵,或只看設計書籍的話,可能做出來的設計會比較表面或是太狹隘。

郎:我覺得要抱持著一種不排斥的心理,多去接觸各種可能事情,可能你覺得那只是皮毛,但也許就是開啟你的某個興趣,另外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練習說話的技巧,因為現在很多人太習慣用網路溝通,文字整理的能力反而會欠缺,要想辦法讓你的設計用文字讓別人看懂,所以溝通說話的技巧對於設計人也很重要。



[天晴新品預告:充滿幸福感的黑巧克力耳機]
當然既然大人物找到機會突擊天晴設計,怎麼可以空手而回呢?這回大人物也跟天晴凹了他們與耳機廠商好米亞聯名出品「黑巧克力耳機」要送給大家喔!不過大人物還得想想要怎樣把這副超甜美的巧克力 正妹 耳機送給大家,下周會舉辦耳機贈獎活動,敬請期待。(贈品不含正妹)



[後記:深入直擊天晴設計辦公室]


來到了天晴位於文山區風光明媚的總部,大人物當然要不免俗的來一下辦公室直擊,帶著大家一探設計公司的真正面貌!


進入天晴辦公室有個小小的會議室,裡頭展示著天晴出品的設計商品,像是雙囍杯、豆福杯、手榴彈馬克杯等(咦?怎麼都是杯具?!),讓你可以很快速的認識他們的商品。


到了員工座位果然一如我們想像,就應該是亂中有序、序中還是很亂的景象,據說天晴小助理在我們來之前還特地整理了一番呢XD


工作櫃面上突然發現包裝好的巧克力耳機禮盒,整個超有質感的,好想提個兩手去送人啊!


辦公室牆上的行事曆則寫著每位員工本週該完成的工作事項,果然是紀律嚴謹的設計公司呀。



[後記:實習生真心話]
這次採訪天晴,我們家的實習生安迪跟著一起旁聽,聽著Alan、阿郎老師們的想法,安迪內心也充滿熱血啊!除了聽設計師們的說法之外,我們也來聽聽還在校園的安迪同學,對於這次訪談有什麼心得。


鐮刀安迪:
其實以我實習生的角度來說,能聽到一間公司不只為了自己,更幫助其他同業,讓台灣設計能夠走出台灣,我想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也許台灣再文創產業這塊,還稱不上成熟,但我想就像Alan說的台灣的文創產業正在起步,再加上帶頭的天晴,我想很快的文創產業會成為台灣另一個重要的軟實力!


[天晴設計品牌小檔案]

創辦人:易瑋勝、李尉郎
創立時間:2008年
創業資本額:50萬元
公司人數:目前共11人(包含6位設計師)
官方網站:天晴設計事務所
銷售通路:國內銷售據點
品牌精神:

我們把設計形容成下雨天,而天晴則是雨後所得到的結果,我們是這樣定義的:雨過方能天晴,有紊亂的思緒與想法,才有洗練與明快的風格有精準嚴肅的定位,才有夠FUN的幽默設計的五感在雨後萌發看雨過天空的青色,嗅草地的潮濕的香味,聽傘尖上最後一滴雨珠滴落的清響,觸動足畔的一泓積水,嚐一抹初露的陽光,用五感體現設計細節,在雨後享受並感受天晴設計的美好。因此,在設計的舞台上,如何看到一場精采的表演,我們認為唯有反覆找尋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精彩的答案。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喜歡天晴的設計理念,請記得一定要到大人物設計商店天晴品牌專頁逛逛!


延伸閱讀:
三本你最好別帶上飛機的「武器筆記本」
[設計大人物] 25togo.用設計找回你的好傻好天真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