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裡的溫度,革製技藝的傳承 — Drifter 旅人


小小的店面,許多旅人都以為這裡是背包客棧,而它其實是一間傳承文化的工作室。不願看見傳統技術四散沒落,甚至被人遺忘漠視,熱愛皮件製品的許騏決定捲起袖子,與老師傅一步一步努力,找回那傳統的溫度,傳承給新一代年輕人們,讓革製技術能流傳下去。


Drifter旅人創辦人:許騏

隨興自在的身影,漫步在承德路旁不起眼的巷弄裡,是他,許騏。你可以說他是旅人、藝術家、設計師、或是...師傅。在生命旅程中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夢想目標想去達成,當許騏在廣告設計圈獲得了一定高度與成就後,回首這一路來的歷程時,他總覺得好像還缺少了些什麼?從小到大因為家庭因素的關係,陪他⻑大的是許多傳統手工技術,如木工、皮製技藝等等的,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這樣子的傳統技術逐漸沒落,而許多老師傅們在失業的狀況下,只能轉移至其他職位大材小用,看見此情景的許騏深感難過,決定為了文化傳承而全心投入。



透過皮革的獨特變化,襯出你最迷人的特色

為什麼在眾多傳統技術中,選擇投身”皮革製作“這條路呢?
「皮革隨著時間、日照以及溫度變化而產生不同轉變的現象,猶如初戀般的滋味令人著迷。」不同於市售包包的材質,Drifter旅人採用天然植鞣素材,讓皮革手工包如同美酒一般,“越陳越香”越老越有味道,讓每一位使用 Drifter 旅人包包的朋友,都能夠”養“出自己最獨特的樣式包。






生活即是藝術,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生活跟藝術是如此的息息相關,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藝術家,但是只要你懂得去欣賞、思考、消化並且用心去品味每一個細節,你將可以培養到很多藝術的氣息跟美感。


從未想過要開班授課的許騏,在Drifter旅人名氣逐漸擴大以及越來越多的客人尋求下,成立了「旅人+」手作教室,秉持著讓學員能夠全程接觸皮件製作的精神,並且讓他們親手打版取材,不是提供材料包讓學生組裝拼湊完成,在每次的系列課程中都會有師傅全程細心的陪同,從打版、裁切、縫製到作品完成,一個一個步驟讓學員能夠全程參與製作,並且透過師傅的引導,讓學員能夠自由發揮,呈現最獨一無二的”手工包“。

在課程的進行中,看見學員從完全不會,慢慢蛻變到能夠做出讓師傅驚豔的作品,以及學員的一個微笑、一句謝謝,都是支持許騏前進的最大動力。



透過品牌,創造永續經營的循環生態

近年來台灣四處吹起“文創風潮”,隨著政府的推廣,各機構團體的活動發展,每個週末在臺北街頭我們不時能看見,展覽、市集、音樂會等文藝活動,甚至是主題性的區域經營,如松菸、華山、寶藏巖等,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以及獨立工作室的成立,這樣的趨勢影響力是好的,不過是否能有更完善的發展,創造出一個永續循環的經濟生態呢?

為此「旅人Drifter」創辦人許騏致力於透過品牌發展,讓植鞣材質的包包廣為消費者喜愛,帶動老師傅重拾工具返回工作室,藉由課程教學,傳授革製技術讓新一代的年輕人除了能夠學習技術、創作俱有自我特色的作品之外,更期盼有學員能一同投入革製技術的傳承,投入的人越多、關注的人越多,就能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這樣一環一環的連結,才能建構出一個永續循環的經濟生態。







旅人對我來說不只是一項工作,而是一種對台灣原創設計及老文化的傳承,將台灣之美深根於每一位曾經在台灣生活過的旅人。

更多關於《Drifter旅人》的故事>>>Drifter旅人,傳統技藝的傳承

 

延伸閱讀
【台灣設計】萃取大自然最美麗的顏色如影隨形—《植著手作》
【設計大人物】master-piece.堅持職人手藝的手工包
遠在挪威的台灣茶香,《Formosa. Tea 台灣正宗茶館》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Flying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