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羊皮紙修補技法,比想像中來得有創意!
在紙張還未西傳、普及的5~13世紀,珍貴的羊皮紙是傳遞知識的重要媒介,然而羊皮從剝下到浸泡、刮皮、晾曬、塗抹保存劑等一道道加工程序後,難免會出現瑕疵,如果就這麼廢棄不用,浪費又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羊皮紙商往往將帶有瑕疵的羊皮紙留給抄寫員「處理」。多虧了研究中古世紀古書的歷史學家 Erik Kwakkel,才讓生在現代的我們,看到古代抄寫員修補瑕疵的各種創意方法。
說起 Erik Kwakkel,其實他的發現可不少,除了八百年前的古書塗鴉、五百年前的古書裝訂和三百年前的古書色卡以外,他所發現的古書修補也很有趣。抄寫員們依照 羊皮紙毀損的程度,以各種克難的方式克服羊皮紙的瑕疵,就像是日本以金屬修補破損陶器的金繕手法一樣,不只還原了陶器本身,還增添了某種殘缺的美感。只是 當精巧的絲線刺繡成了另類的羊皮刀疤,將錯就錯的插畫成了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圖解,瑕疵不再成了殘缺,反而多了種與不完美共存的意境。
延伸閱讀
六書合一!古董書籍讓你正反上下左右都能讀
來看看八百年前的課本塗鴉長怎樣吧!
《帶著門神去旅行》台灣文物修復計劃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來源網站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