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LAVOR OF AUTHENTIC 好食又感人!食療系電影


美食,在台灣是一門全民共通的愛好。不只大快朵頤,餐前必定的拍照習慣,更讓美食影像成一種大飽眼福的儀式。以食物為主題的大螢幕影像,在這兩年成為台灣導演的新主題,例如:取材自辦桌文化的【總鋪師】、以台灣之光吳寶春真實故事改編的【世界第一麥方】或是討論稻米開放進口問題的【白米炸彈客】,都各自交織出以食物為主題的故事軸線。

今年初夏,隨著【小森食光╱夏秋篇】、【尋找左宗棠】,以及膾炙人口的【深夜食堂】接連上映,再次掀起一股美食電影風潮。



糖煮栗子的百家風味

改編自知名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同名作品,【小森食光╱夏秋篇】描述從都市回到東北故鄉的女孩市子,在被森林與溪流環繞的家鄉,過著自給自足農耕生活的故事。隨著季節更迭,市子和村民們依著當季食材製作料理,電影就隨著一道道料理漸次展開。

在秋天的篇章中,適逢栗子盛產,農場裡的阿伯試做了一道栗子加糖熬製的「糖煮栗子」,剛好來訪的鄰居一嚐之下覺得美味,回家不但如法炮製還自己加了點醬油提味,這道料理逐漸在村裡傳開。於是,微鹹醬油風味、紅酒風味、甚至還有加了白蘭地的糖煮栗子,經由阿伯大嬸們的創意調味,一道「糖煮栗子」演化出百家風格。而也提引出一個有趣的問題,料理到底有沒有所謂的正宗風味?



跨海追尋正宗原創

帶著這樣的提問來看【尋找左宗棠】,就顯得別有意思。根據統計,2010 年華人只占美國1% 人口,但幾乎每個美國人都吃過熱門料理「左宗棠雞」。這麼有名的料理從何而來?紀錄片【尋找左宗棠】美國導演伊恩錢尼(Ian Cheney)橫跨紐約、湖南、台灣,費時三年就是為了揭開左宗棠雞的身世之謎。

這道由彭園會館的創辦人彭長貴當時為前總統蔣經國做的晚餐,不僅以出身自湖南的常勝將軍左宗棠為名,也傳承湖南料理重辣的口味,彭園官網上寫著,「選用紅色乾辣椒入菜、大火快炒而成」,暗示出這樣的作法才是正宗。透過電影本事的描寫,我們也讀到「導演拍攝到後來發現,美國人習以為常的花椰菜擺盤和糖醋醬汁根本就是山寨食譜」。

雖說是「山寨」,但左宗棠雞的口味演化史,其實也是華人移民在1882 年美國頒布排華法案之後的移民血淚史。這些為了符合美國人胃口而生的「美式中菜」既是華人家庭餐館的招牌支柱,對許多習慣周末全家外食的美國家庭來說,也已然是記憶裡不可替換的經典口味。



手藝與心意的傳遞

關於料理之於回憶與心情,首度搬上大螢幕的療癒系【深夜食堂】絕對是首選。儘管菜單上只寫著酒和豬肉醬汁定食,但其實只要客人點了菜,不論是義大利麵、咖哩飯或日式山藥泥蓋飯,老闆幾乎都能做得出來。

只不過,在深夜食堂裡,口味或作法正宗與否不是客人們在意的重點,每一道料理與人生的隱喻,以及出自老闆之手所蘊含的心意,才是最讓人回味之處。就像在【小森食光╱夏秋篇】中,當市子恍然發現伍斯特醬原來不是媽媽的獨創,根本在一般超級市場貨架就買得到時,媽媽理直氣壯的回答:「不然你說哪一種好吃啊?」我們心裡其實都有答案。



延伸閱讀
都市人身心排毒計劃─《小森食光》
新奇有趣又簡單的居家創意料理「黑啤煮飯」
讓超可愛大白熊蘿蔔泥火鍋陪你度過冷冷的冬天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LaVie行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