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CITY.聚焦全球城市趨勢亮點


寂靜回聲| 伊斯坦堡

平緩的深色石牆伏於地表,沿著地勢緩緩下旋,最後才遁入室內空間。這座清真寺Sancaklar Mosque落於伊斯坦堡市郊,遠離城市的喧鬧和所有交通幹道,是EAA-Emre Arolat Architects企圖拋開建築理論,專注打造一座僅服務宗教核心精神的建物。最外圍的高牆象徵阻絕世間紛爭,保留其內不受汙染,走進祈禱室中,外頭瀉入的陽光增添肅穆氛圍,教徒們能在偌大卻空無一物的空間內,面向牆面(Qiblah Wall)虔心膜拜,找回內心的平靜。



如畫般的焚化爐 | 丹麥

在傳統的觀念中,焚化爐總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丹麥這座新的焚燒發電廠Incineration Line,在外壁多加上一層由棕色鋁板製成的外皮,白天顯現工業區的冷硬質感,晚上藏於鋁板下的燈光啟動,打亮整座廠房,成為一個黑夜中的唯美意象。負責設計的Erick van?Egeraat建築師事務所相當重視它為當地帶來的正面能量,除了嘗試使其成為外觀亮麗的塔樓,也在外型上讓建物基座呼應周圍廠房,而高達97公尺的聳立煙囪,則形似在地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羅斯基勒主教座堂(Roskilde?Cathedral),打造出富含文化意象的工業結晶。



肯辛頓草皮上的七彩蟲繭 | 倫敦

夏天到了,肯辛頓公園草皮上的「蛇型藝廊夏日主題館」(Serpentine Gallery?Pavilion)總是最被熱烈討論的話題。這個占地300平方公尺的臨時建築大賞,每年都會邀請一位知名建築師來此揮灑創意。今年主辦單位邀請近年備受矚目,以討厭規則、擅長用合成材料與創新科技、偏愛將大自然元素結合在建築當中的西班牙建築事務所SelgasCano(Jose Selgas與Lucia Cano)擔綱設計。SelgasCano覺得公園最能代表倫敦這座城市的精神,期待在展館內也能擁抱公園美景,故以透明度為題,以透光塑膠材料編織出一個色彩繽紛的不規則網狀結構,讓外型就如同一只七彩蟲繭。不過最刺激的還是建築內部經過特殊設計、宛如迷宮般的雙層通道,絕對讓你有一腳踏進萬花筒世界裡的驚奇感受!



都市游泳池也是公共藝術 | 倫敦

近年來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倫敦Kings?cross區又有新作登場!King's Cross public art program RELAY發展計畫主張都市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重要性,特別邀請到Ooze建築事務所和藝術家Marjetica Potram在距離Kings cross車站以北、步行三分鐘的空地上,打造一座名為「Of Soil and Water」的露天人造游泳池。該泳池兼具公共藝術與公共設施兩種功能,不僅池畔種滿各類野生花草,教人賞心悅目,還可容納大約100位民眾入內戲水。但它最大的特色,在於此泳池不依賴任何機械或化學藥物進行清潔工作,而是靠著內部的沉水植物及表面的溼地植物,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封閉性清潔循環系統,這也是英國首次以植物過濾的方式打造人工泳池。



荒漠內的心靈對話 | 加州

美國加州科羅拉多沙漠境內的Slab City,聚集著許多社會邊緣人,被稱為美國最後自由之地。在這座沙漠小城中,藝術家Christina Angelina發表了最新創作〈Kinetoscope〉。她將兩組巨大的女人臉龐繪於乾涸的蓄水池內壁,每張臉孔都表露連續但卻些微不同的情緒,就像分格動作般,反映出她的心情。最上圍結合東西方書寫筆法的奇異文字裝飾下,隱藏Jerry Hannan和Eddie Vedder所演唱的〈Society〉之歌詞,意旨詢問生活在社會中的意義,恰巧回應其所在地的特殊性。若親身踏入池內,任何一點聲響所引起的巨大回聲,都能帶領觀者超脫時空,前往遙遠的境地。是一件能震撼心靈的獨特作品。



串連三地的蝴蝶橋 | 哥本哈根

橋墩不僅連結兩地,也同時提供眺望城市的新角度。在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由Dietmar Feichtinger Architectes設計的大橋Butterfl y Bridge日前落成,這座新橋由三段橋面在河中交會,成為足以連結三個甲板的特殊造型,橋面含腳踏車道與人行步道,橋墩考量到防腐問題,選擇以梯形截面的密封焊接鋼板支撐。而最特殊的地方是,當船隻要通過時,其中兩端的橋面可以垂直向天空升起,宛如蝴蝶展翅一般,為兼具實用性與趣味的工程設計。



讓建築融於自然循環 | 台中

「我們所尋求的建築,是透過學習自然的原理來設計、並透過使之成為自然的一部分,創造出能夠不造成地球負擔、同時能享受運自然而生之豐沛資源的建築。」建築師末光弘和曾如此說道。受同樣認為建築應結合生機、生態與生活的陸府建設邀約,他帶來規模的作品展出,呈現十件建築模型,讓觀者能細覽其設計之奧妙。

過去曾於伊東豊雄旗下工作,末光弘和在2007年正式成立事務所SUEP.,希望推展「建築是自然循環一部分」的理念。例如在「Kokage」(日文原意為樹蔭)這件私人住宅案中,他運用樹根吸收水分並於葉面蒸散、導致樹下變得涼爽的道理,抽取該區豐沛的地下水至屋頂,以不間斷的循環達到降溫效果。室內牆面與天花板也刻意採取設計傾斜的接面,藉此增加散熱率。還貼心設置天窗引入陽光,維持舒爽的生活空間。而在九州藝文館,為了不砍伐原生樹木,他讓建築的形狀恰好符合林木間的空隙,並將地板架高,減少對草坪與樹根的影響。由於樹木緊貼建物,在夏季時提供遮蔭,減少館內冷氣耗能,而冬季樹葉凋零時,則恰好提供吸收太陽光的機會,降低暖氣運轉功率。依據建地條件的不同,選擇最適切的方式達到節能之效,並讓建築和自然運行產生關係,傳遞出一種人與環境永續並存的美學。



世界最快磁浮列車 | 東京

隨著標示速度的數字不斷標高,日本媒體們不由自主發出了驚嘆聲。由日本東海鐵道旅遊公司(JR東海)興建的世界首條商營懸浮鐵道——中央新幹線,首段連接東京與名古屋,將過去90分鐘的車程縮減至40分鐘,日前試營運時最高瞬間時速飆到603公里,幾乎是日本新幹線的2倍,亦是上海磁浮列車的1.4倍,創下世界紀錄。這班列車預計在2027年才會投入服務,屆時總長將達280公里,正式載客的時速將維持在505公里,替忙碌的通勤族再次闢出最快捷的交通大道。



回應節能的市政大廳 | 阿根廷

由Foster+ Partners Architecture設計、位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新市政大樓於四月正式開幕。這座足以容納1,500名市政員工的新建築,一進門就以挑高四層的大廳營造開闊感,各層樓如平台般漸次後退,而非以牆面阻絕視線穿透。最外圍則由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為牆,納入周圍公園的綠景,波浪狀的屋頂一方面營造流動感,另一方面又多處開設天窗引入陽光,再使用冷樑(Chilled Beam)送風系統調節室內溫度,是阿根廷第一座榮獲LEED銀獎的公共建築,也替在地注入一股嶄新氣象。

圖片提供 / EAA-Emre Arolat Architects、Erick van Egeraat、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Of Soil and Water、Christina Angelina、Dietmar Feichtinger Architectes、陸府美學館、JR Rail Pass、Foster+Partners Architecture



延伸閱讀
整個城市都在我的筆下-Patrick Vale
超具科幻感的未來大型城市概念-Cloud Citizen
直擊東京「未來的未來」建築展,與自然系建築師藤本壯介來場未來建築的實驗想像!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LaVie行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