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監禁的意義 行為藝術家活埋自己


photo source:Verge Gallery

被活埋是什麼感覺?寂靜、黑暗、恐懼或無助?7月16日,澳洲藝術家戴維森(Lucas Davidson)進行藝術計畫《黑色囚房》(Black Cell),活埋自己長達一小時。他平躺在木製棺材內,請助手傾倒多達120公斤的碎石覆蓋自己,只露出鼻子呼吸。 

「我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但我的自由被剝奪了。」戴維森表示,在活埋過程中,他的雙手無法順利擺動,碎石也讓身體發癢、刺痛,而石頭的重量更讓他專注在呼吸。



photo source: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藝術計畫《黑色囚房》結束後,戴維森的心情立刻放鬆。戴維森說明,這是他首次成功待滿60分鐘,但他不會再活埋自己。在四週之前,他曾嘗試活埋自己,但他當時被碎石覆蓋大概3分鐘後,內心就感到焦慮,立刻起身離開棺材。 

《黑色囚房》的創作目的是探索監禁對人們產生哪些心理影響,靈感則來自澳洲一名搶匪布雷特•科林斯(Brett Collins)的故事。布雷特•科林斯曾長達60天被關在沒有窗戶的禁閉室,出現焦慮、妄想、憂鬱等負面情緒。 

1971年,布雷特•科林斯持手槍搶劫並襲擊雪梨街頭,被判處17年刑期,而服刑期間曾被關禁閉。由於禁閉室沒有窗戶,熄燈時間一到,囚房就會陷入一片漆黑,因此禁閉室也被稱為黑色囚房。 



photo source:Verge Gallery

那人們觀看藝術家被活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戴維森在澳洲邊際畫廊(Verge Gallery)活埋自己時,也邀請民眾一同參觀,當天約有100多人來到現場。有人擔心藝術家會窒息身亡,迫不及待看到藝術家起身,甚至連自己都陷入不安、緊張的情緒。 

「讓人們等待、內心感到急躁都是這項藝術計畫的目的。」邊際畫廊策展人米勒(Carrie Miller)表示,人們很可能在過程中去拯救戴維森,因為當藝術家脫離被活埋的痛苦,也可以減輕自己內心的焦慮。 



photo source:Verge Gallery

五位澳洲藝術家聯展 《監獄模範》呈現犯人焦慮 

《黑色囚房》不是唯一探索監禁的藝術計畫,還有其他四位藝術家馬凱(Carolyn McKay)、Debra Dawes、Anne Ferran、Sylvia Griffin參與,以「服刑」(Doing Time)為展覽名稱,共同展出作品。 

馬凱展出錄像作品《模範監獄》(Model Prison),內容拍攝一名演員待在陰暗狹小的空間,來回踱步與反覆行走長達七分鐘,呈現焦躁的狀況,同時探討監獄與刑事法庭之間的關聯,人在經過審判前就先被拘留、被指控為犯罪者。 

「人們對於關禁閉很陌生,印象多來自《鐵窗紅顏》、《越獄風雲》等電視劇。」馬凱表示,澳洲監獄實施禁閉的比例持續上升,他希望能透過《模範監獄》讓人們開始討論這個議題。 


--

非池中藝術網,看精彩的藝文影音,讀優質的藝術新聞。非池中立志搭起網路讀者與藝術欣賞間的橋樑,我們深信,藝術能用最易懂的形式,用網路訊息即時與快速的特性,讓更多人欣賞與了解藝術,用藝術改變社會。



延伸閱讀
歡迎光臨 十個監獄變身hotel等你來check in (上) (下)
在英國,第一個公平交易棺材
一點都不開玩笑,想吃牢飯就來這裡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非池中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