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大人物】持續對不妥的設計有點意見,關於聶永真的減法空間學
如果生活也是設計呈現的一種面向,聶永真對於「不妥」的設計自有一套吹毛求疵的審美標準。例如文昌街的山寨家具 Out,過時的庭園造景太老套,設計師愛用的人體工學椅實在醜到爆,最後說穿了,原來極簡的生活路徑對聶永真來說才是真王道!
或許我們可以說,極簡主義是一種設計與生活上的潔癖,線條訴求精準俐落,設計務必少即是多,正如聶永真的《不妥》箴言──「這個不夠對,那個有問題,在你我都還有那麼一點清醒的時候,用絕對敏感繼續對生活有點意見。」
話說平面設計師聶永真的工作室今年搬新家了,並且搬到設計師與創意人群聚的台北民生社區裡,於是在這個熱氣蒸騰的天光早晨,MOT TIMES 特別造訪「永真急制」的全新工作室,與聶永真一起遊走於平面與空間的設計象限。
走進富錦街巷弄的 4 樓老公寓中,40 坪大的工作室就像聶永真近期設計的 City Cafe 咖啡杯一樣極簡清爽。只是極簡這風格常常使人一目瞭然,卻也一目不瞭然。例如採訪當天,聶永真向 MOT TIMES 侃侃而談那些在工作室現場所看不到的美感焦慮、聽不到的敏感對話,以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妥協掙扎。尤其訪談中,聶永真老實公開他對於一般辦公空間設計中的種種害怕與疑慮,舉凡陽台的庭園造景太老派、室內照明太多,內建家具太「ㄏㄧㄠˊ」 (三八)等毒蛇評論。
面對這種種的不妥,吹毛求疵的聶永真提出一減再減的「減法哲學」,他說「所謂的減就是把那種很『ㄏㄧㄠˊ』的東西減到最簡單。」於是物質上的「無」淬鍊出精神上的「有」,而在空與滿的光譜之間,全新的工作環境正是聶永真最嚮往的剛剛好、且不多不少的生活秩序。
永真急制工作室目前共有 3 名成員,由右至左包括負責人聶永真、設計師陳聖智以及小美。
Q:先請你談談新工作室的整體規劃與特色,當初是否有提出任何偏愛的設計風格或參考範例?
A:我們很喜歡妹島和世、藤本壯介這一路的日本自然系建築師,所以當初在規劃時參考很多自然派的設計範例。
Q:當初在規劃空間時,你最重視哪個部分?
A:採光與家具。當初就是認為採光很重要,所以才把牆都打掉;而家具則是一旦「走鐘」(台語)整個空間就糟掉了,所以家具選擇也非常重要。
台灣這幾年在空間設計上很容易就不小心「工業風」化,於是我們想說為何要做大家都做過的風格,因此一開始就完全不考慮最近流行的工業風。其實你在台灣要找可以配工業風的家具燈具非常容易,不過一旦你把空間設計得非常乾淨,反而很難找能夠搭配、且線條合適的家具,好比說夠纖細、夠神經質的家具就非常難找。
如果天氣不熱的話,聶永真最喜歡待在戶外陽台抽菸,他說即便是下雨天也很舒服。不過採訪當天正值溽暑的盛夏,大夥還是能窩在會議室裡,往通透的落地窗外遙望一片綠蔭扶疏。
由於會議室的空間較窄長,因此很難找到尺寸合適的桌椅,加上聶永真認為很多桌椅的「腳」不夠纖細,因此特別找人訂做這組以流理台材質打造的會議桌椅。
Q:平常你扮演設計師的角色,這次為了新工作室又同時身兼客戶的角色,你是怎麼與空間設計師溝通與互動?
A:正因為我同時是業主也是設計師,所以跟空間設計師在溝通上也蠻敏感的。不過我覺得一定要完全尊重設計專業,所以都讓空間設計師去發揮,有時候連要修改的方向,我都是私底下跟聖智(聶永真的同事)討論該怎麼委婉跟設計師表達,畢竟我覺得「奇摩子」(感覺)很重要,不過這次合作算是蠻開心的。
Q:新工作室有哪些地方的設計是你當初極力堅持的?
A:本來前陽台地板要鋪碎石,但碎石地給人感覺像庭園造景,畢竟我們不是在賣東西或對外營業的商用空間,再加上自然派的建築設計並沒有刻意表現造景這件事,所以我們最後決定不要有碎石的設計。
Q:雖然不想有造景的感覺,但戶外陽台倒是種了蠻多植栽?
A:因為公寓外都是翠綠景色,如果有綠色植物進入室內空間,氣場比較接近,而且如果沒有這些植栽,整體空間可能有點乾且沒有生命力。
永真急制工作室共有前後 2 個陽台,開放的戶外空間也終於一圓聶永真能好好種養植栽的心願。
Q:溝通過程中有發生與空間設計師意見相左的時候嗎?
A:當初設計師在畫 3D 模擬圖時,基本上對家具都已經有大致的想像與配置,例如燈具、內建的家具等等。一開始那些設計我們都覺得好裝潢感及裝飾感,譬如軟體內建的椅子都是比較「ㄏㄧㄠˊ」的設計椅,但我們其實是想要非常簡單的家具配置;甚至連 3D 模擬圖的內建植栽看起來都太茂盛了,我們可是要走自然派啊,所以植物不是應該要看起來病懨懨的嘛(笑)!?
總之整個溝通過程就是一直減了又減,所謂的減就是把那種很「ㄏㄧㄠˊ」的設計減到最簡單。
Q:如果還能再減的話,目前你最想減掉哪個部分?
A:目前差不多了吧,可以減的就是桌上的雜物,因為過了 2、3 天之後桌上又開始堆了一些東西,什麼都沒有的感覺才最好啊!
工作室裡除了有著看似弱不禁風的植栽,連家具椅也是十足纖細骨感,例如左圖的《兔子椅》(Rabbit Chair)與右圖的《SANNA Chair》,都出自於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的設計。
Q:工作室保有很大的留白空間,在「空」跟「滿」的光譜之間,你自己最喜歡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A:我覺得剛好工作室空間夠大,才能有這麼多留白,老實說我們會用到的就只有這 3 台電腦而已,其他的部分就以我們覺得舒服為主。目前這個狀態對我來說是舒服的,不過我也很怕再加東西,但接下來 4、5 年我們不可避免還會新增一些東西,例如我們現在想說如果要新增書櫃應該要放在哪裡,但怎麼想位置都不對,所以目前我們還是盡量維持這樣「空」的狀態。
Q:除了新增書櫃,還想在工作室添購什麼新家具或新玩意嗎?
A:我們有考慮在書櫃區加個軟墊或家具,讓整體空間更舒服,但目前還找不到合適又簡單的品項。本來想說似乎可以放一張北歐櫥窗的白色小狗(Magis Puppy Chair),讓這個空間增添一點軟的曲線,但又擔心這裡似乎東西太多,看起來太雜。之前也有考慮 MUJI 的《懶骨頭》沙發,但又覺得《懶骨頭》好氾濫,所以針對這個空間,我們目前還在思考要放進哪些更沒有枝節的東西才好。
書櫃區大概是聶永真工作室中最「滿」的區域了,但為了維持大片留白的狀態,聶永真還是一口氣丟了 2/3 的書籍雜誌。而此處高起的階梯設計,不僅營造有趣的視覺,大家工作累了或設計卡關時,也都喜歡窩在高台上看書、沉思或百無聊賴。
Q:在這麼「空」的環境裡,你如何選擇家具來搭配?
A:我們的辦公椅是從 MOT CASA 買來的,之前原本看上 Vitra 的白色《Hal Chair》,選擇的理由是因為椅款夠低調且不搶眼,不過因為缺貨所以改買 Jasper Morrison 設計的《Air Chair》,這款椅子也還蠻好坐的。主要是我們都喜歡簡單的東西,如果在這個空間久了,複雜的家具看起來會很容易膩。
另外,我們當初也有看上荷蘭設計師 Piet Hein Eek 的拼木長凳,想說可以當穿鞋凳,但是後來擔心椅面的色塊還是有點複雜,放室內應該風格不搭,不過現在想想放戶外好像也蠻OK 的。
Q:所以是從外型來選擇椅款嗎?
A:還是有試坐啦!但業界設計師流行坐的人體工學椅實在是醜爆了,我們很難把這種椅款放入空間,因此打從一開始就完全沒有考慮人體工學椅,我們寧願脊椎受傷(笑)。
聶永真雖笑說寧願脊椎受傷,也不願坐一張難看的椅子,但從他一天工作 12 小時的漫長節奏看來,Jasper Morrison 的《Air Chair》除了滿足他偏愛簡單的造型設計,也能提供長時間的乘坐舒適感。
Q:對你來說,家具在整個空間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A:點綴。例如我們這裡有很多動物型態的家具家飾,像是這隻「鳥」(Eames House Bird,下右圖)跟那盞「兔子燈」(Moooi Rabbit Lamp,下左圖)及「兔子椅」(Maruni Rabbit Chair),在空間中蠻有軟化效果,不過我們是後來才發現這個巧合,所以還蠻妙的。
Q:工作室的空間設計與家具不是灰就是白,為何在顏色上刻意做這樣的選擇?
A:盡量讓對比減少。這裡對比最強的應該就是那盞兔子燈吧!這隻「兔子」在整體空間的亮感只有一點點,而那個一點點是好看的。
由於聶永真不喜歡刻意造景,因此工作室的家具都選用極為低調的灰白色系,例如右圖書櫃旁擺放一張 Jasper Morrison 的《NesTable》邊桌,左圖茶水區則使用一只銀灰不鏽鋼的啄木鳥暖瓶。
Q:作為平面設計師,燈具選擇也很重要吧?
A:我們光是燈具就挑了非常久,像工作區的燈就傾向機能性,所以色溫偏白燈,但這款 MUJI 投射燈在台灣沒有進貨,因此一開始就規劃從日本購買,但買回來之後發現燈真的太黃了,等到我們想換燈泡時才發現整組燈具都是日本規格,才又花了一段時間重新購買日本規格的白晝燈泡。
Q:但還是有在台灣挑選燈具的經驗吧?
A:其實我們之前在文昌街有看到目前會議室的這盞吊燈,但店家賣 5 千元,心裡想說這也太不妥了吧!於是就上網查才知道原來是 Jasper Morrison 的設計,也才決定要買正版貨。我們逛完文昌街之後覺得那裡一切都好不妥喔,那種不妥是雖然有很多仿得很漂亮的家具燈飾,但因為我們是做設計的所以會良心不安,也才特別去尋找賣正品的店家。
圖中左邊的會議區是用 Jasper Morrison 的《Smithfield》吊燈,由於會議室有很多邊角與直線條,所以聶永真刻意選擇造型渾圓的吊燈,呈現軟調且舒服的視覺感;而右邊的工作區則使用較機能性的 MUJI 投射燈。
戶外陽台還有一盞《冰塊燈》作為情境照明,為靜謐的空間增添溫暖氣息;不過比起夜晚的昏黃照明,聶永真反而更喜歡《冰塊燈》在日光下剛剛好的弱光殘影。
Q:目前在新環境工作起來的感覺如何?
A:感覺比較爽!因為我在舊工作室工作快 10 年,真的對很多東西都麻痺了,所以每當走進舊工作室都覺得昏昏欲睡沒有精神。因此就算今天我不是搬到這種風格的工作室,這個「換」的動作都能幫助我去 Refresh,我也覺得這個「轉換」對很多設計人來講非常重要。
Q:你曾經說過會藉由旅行來充電,現在還這麼認為嗎?
A:只要有機會、有時間拋下工作出國玩,超!爽!的!完全不是為了要充電之類的,出國玩本身就是一種呼吸的調節,只要不是為了特定目的去旅行,回來後不論工作或做任何事都會覺得很爽!
Q:之前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有來參觀你的新工作室,能不能分享那次見面的經驗?
A:那次是深澤直人幫台灣客戶做產品設計,剛好我們工作室很多都是 MUJI 的設計,所以客戶特別帶他來參觀。當時深澤直人一進門就脫口而出「Jasper Morrison」(看到會議室的燈)!然後我們有一台雷射印表機,當初購買時我們完全不知道這台印表機是深澤直人的設計,只覺得設計很簡單也很適合就買了,結果深澤直人經過印表機時淡淡說了一句:「這也是我設計的」。
聶永真對於極簡美學的偏執程度,完全展現在日常生活道具的選用上,不論是小至廁所的清潔用品,到大至冰箱及印表機等家電產品,聶永真都偏好線條俐落的低調設計,也難怪工作室裡盡是妹島和世、深澤直人、Jasper Morrison 等崇尚簡練設計的大師作品。
Q:最後來談談你最近在忙什麼案子吧?同樣也是走極簡風格嗎?
A:的確是,有可能是在這一行做久了,我覺得很多設計師會想要越做越收斂,盡量在簡單的狀態下做出很成熟的作品,這才是最困難的。像我們最近在忙幾張唱片跟 7-11 的周邊商品,由於我們提供的是很簡單的設計,如果客戶願意花大錢買單,這對設計圈來說是好的發展。
聶永真今年為 City Cafe 設計的咖啡杯,強調的是色塊與極簡的美學秩序,想更了解他的創作理念嗎?不妨聽聽影片中聶永真對於咖啡、生活、與設計的創作獨白,還能一窺他在工作室裡的生活風景。(Video credit:7-ELEVEN)
▌空間設計:藍若綺、Samuel Chen、陳燻雞
工程管理:藍若綺、李韋霖
▌聶永真
台灣知名平面設計師。近年作品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設計、德國紅點、IF 傳達設計獎;德國 Hesign 編集全球百間《Small Studios》、APD(Asia Pacific Design)与東京 TDC(Type Director Club)收錄,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2012)、德國紅點傳達設計奬國際評審(2013)。出版作品有《永真急制》、《Re_沒有代表作》、《FW永真急制》及《不妥:聶永真雜文集》。
--
以設計洞見未來,掌握全球設計與建築的趨勢脈動。
延伸閱讀
4坪空間不嫌小! INT2 Architecture 打造超強收納臥室
有咖啡香的複合式書店,靜謐又充滿活力的奇幻空間
可動式收納櫃創造小空間的大可能!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MOT/TIMES線上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