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關於吃的一切,米蘭三年展中心「藝術與食物」展(Arts & Foods )


據說只要扯上藝術,無論什麼事都會變得難懂!?不過,這個說法現在有了例外——「食物」。正於米蘭三年展中心(Triennale di Milano)舉辦的「藝術與食物」(Arts & Foods ——Rituals since 1851)展覽,可說色香味俱全,運用了人類最基本的口腹之慾,引誘著民眾走進一場自 1851 年開始,關於飲食習慣的文化與藝術之旅。



「藝術與食物」一展是由義大利藝術史學家 Germano Celant 擔任策展人,而義大利建築暨設計師 Italo Rota 則負責空間規劃,整個展覽內容相當豐富詳盡,也獲得不少好評。(Photo credits:designboom、Getty Images)

「藝術與食物」展覽是今年米蘭世博唯一的城中展,從藝術角度切入飲食文化的歷史與轉變,15 個展示間、超過 2000 件的作品,多樣化的敘述方式,讓觀眾在觀賞過程中五感俱全。




約 7000 平方米的展覽空間,以年代和主題劃分,展示了包含繪畫、雕塑、影像、裝置藝術、音樂、文學、建築……等作品,另外也有各年代的餐具、烹飪器材與廚房擺設等。(Photo credits:designboom)



展覽中還可以看到建築師柯比意設計過的廚房空間(左圖),還有法國建築師 Jean Prouvé 於 1956 年設計的 Jours Meilleurs 空間(右圖)。(Photo credits:Attilio Maranzano)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選擇的起始年份,正是第一屆世博會舉辦的 1851 年,策展理念也與本屆米蘭世博會的主題「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切合,提供豐富的歷史觀點,探問著美學如何影響了人類飲食習慣,而飲食又是如何成為創意的語言。



工業化後影響人類飲食最巨大的改變,就是速食文化的到來。(Photo credit:designboom)

展覽焦點包含了飲食的重大改變,像是路邊攤的誕生,移動中的飲食(飛機上如何供餐、機組人員如何用餐),以及不同的建築對飲食的影響。另外,民眾還可以從眾多展示的餐具中,發現同一個時期裡,貴族與平民等不同階級的用餐習慣,或是重回二戰時期的英國,研究一般家庭的廚房面貌。

除此之外,「藝術與食物」一展也探問著,在這一百年間,工業化、速食文化到底如何顛覆了人類原有的簡單家庭飲食,藝術家、設計師們紛紛以作品提出各自的觀點,有諷刺,有反思,思考著最貼近你我生活的「飲食」問題。



以外帶食物(Eating on the go)為主題的展間。(Photo credit:designboom)



哪位建築師的作品常可以看見「魚」的意象呢?相信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答案就是 Frank Gehry 吧。(Photo credit:Attilio Maranzano)



對了展場中還有一件相當經典的作品,那就是 Andy Warhol 的康寶濃湯設計,這件作品可說已經是那個年代的 icon 了。(Photo credit:designboom)

此展覽也將隨著 2015 年世博落幕而畫下句點,而滿滿的六個月展期中呈現了許多過去人們從未思考過的概念與想法,即使沒有親臨現場,也覺得收穫滿滿,讓人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的世界博覽會了~


▌2015 米蘭世界博覽會(Expo Milano 2015)
展覽時間:2015.5.1~10.31
展覽地點:米蘭羅鎮(Rho)



--

以設計洞見未來,掌握全球設計與建築的趨勢脈動。

 

延伸閱讀    
用「慢食」帶動地球永續的精神,最富美味的米蘭世博正式揭幕
自己的世博自己辦!「OPTOGO 外帶台灣館」9 月登陸米蘭
米蘭世博現場:400名志工10月接力賽,為台灣擦亮在世界的認知度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MOT/TIMES線上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