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xTaipei】回答不出來「你長大想做什麼」?別擔心,你可能是多重潛能人才!

「如果可以選擇,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大部份的人在小時候可能都被問過這個問題,你還記得你當時的答案嗎?而長大後的你,成為那樣的大人了嗎?是否如同電影《藍色大門》的經典台詞之一所說的:「留下什麼,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在很多人生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選擇」才得以前進。例如:決定念哪一科系、畢業後從事什麼工作等。試想,若我們在求職時,履歷表上顯現出無所定性,便很難在第一眼就被企業相中,導致職涯容易遭受阻礙或被限制。

但是,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想終其一生都要從事同類工作,或者因興趣廣泛一直找不到那項所謂的「人生意義」與「天命」,Emilie Wapnick透過自己的經歷,則要告訴尋尋覓覓的人們:其實你並不孤單。


不喜歡被貼上標簽,興趣和職業可能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變,我們可能都認識幾個像 Emilie Wapnick 的人,甚至那個人就是自己。

Emilie Wapnick 從高中之後發現自己有個傾向-對某一領域很有興趣,接著便會奮不顧身跳進去鑽研,然後通常也會表現得不錯;只是總是會走到某個時刻,她突然 就感到索然無趣了。每到那時,她總會試著堅持下去,畢竟已經花了大把時間精神,但是「已經不再那麼有挑戰」的感覺總是驅使她放手,然後,她會找到下一個有趣的事物全心投入,如此循環下去。
 

文化框架:單一志向才是正途

回想我們開頭的問題:「你長大以後想要做什麼?」一開始,這只是大人們想要從孩子們口中聽到一些可愛的答案:「噢,太空人?好可愛啊!」但後來這個問題卻不斷反覆出現在我們的人生當中,甚至有時我們日思夜想只為了找出答案。

如果,你曾經為大部分人眼裡的「沒有定性」而焦慮,不知道是否能選擇任何一個興趣成為一生志業,或者開始懷疑是否是自己有什麼問題,試著思考一個問題:「你從哪裡學到“做很多事情是不正常的”?」

「長大想要做什麼?」這個問題的本身並不期待十種不同的答案。「它啓發孩子去夢想他們能做的那件事,但是它卻無法啓發孩子去夢想“所有”他們能做的事。」

Emilie Wapnick 解釋,社會文化所設下的單一框架與假設限制了人們自兒時以來的思考與對未來可能性的想望。在某個年紀過後,我們的社會文化並不鼓勵志向不明確這回事,所以大部份的人都必須選擇一個領域,朝著「專家」(Specialist)這安全的方向走去。
 

多重潛能者的三大超能力

但是,如果你像 Emilie Wapnick 無法被單一興趣或職業所定義,「多重潛能者(Multipotentialite)」這個詞彙可以正向地形容這個狀況。在與多位「多重潛能者」接觸的過程當中,Emilie Wapnick更在他們身上看到三個共同且不能忽視的超能力。

1. 綜效想法 (Idea Synthesis)

顧名思義是結合兩個以上的領域,並從中創造出新的創意。如同已故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在2005年於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講上說的概念:將事物串聯(connect the dots)的能力。因多重潛能者跨界接觸多方事物並具備廣度,讓他們有比其他專才更多的機會去洞悉別人所不能見者。

2. 快速學習 (Rapid Learning)

多重潛能者因時常跨領域嘗試新玩意,他們必須多次從頭當個初學者,而學習的經驗也促使他們較不恐懼新事物,也願意挑戰自己的舒適圈。更重要的是,他們原先就具備的技能甚至能應用到新的領域,多面向的經驗累積也讓學習過程不全然是從零開始。

3. 適應力 (Adaptability)

適應力已是21世紀生存的法則。多重潛能者能跨領域扮演不同角色,在快速變動的商業環境裡,「多才多藝」所展現出的專業廣度更有機會符合大環境與客 戶需求。而實際上,同時擁有多重潛能者與專家型人才的團隊通常比只有專才的團隊表現更好;可惜的是,多數的多重潛能者都被鼓勵要向專家型的同儕看齊,專心 朝單一領域發展。

「我只希望大家接受並擁抱自己的天性,不管是你的天性什麼。如果你有專才,就專精下去,那是你最能發光發熱的地方。」但是對於多重潛能者,甚至是到現在才驚覺自己是其一份子的人們,Emilie Wapnick鼓勵,「擁抱你多樣的熱情,跟隨著好奇心,發覺跨領域的交匯點,接納會帶給你更快樂與真實的內在天性。」

「世界需要多一點像我們這樣的人。」Emilie Wapnick笑說。


 

--

TEDxTaipei相信,好的想法能改變世界,好的創意源自對自我生活態度的認同,與對生活美學與知識的深耕。引導大家關注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TEDxTaipei產出的每一個18分鐘影片,都代表了一個創新的知識和動人的故事。

我們的願景是,希望透過大家的共同參與,發掘出更多屬於台灣的故事,以此建構一個影音和知識的平台,記錄華人智慧的軌跡。【TEDxTaipei臉書


延伸閱讀
設計不是單向表達 而是融合自我探索和傾聽思考的對話方式
如何打破生活中一成不變的習慣循環? 前蘋果設計師:當個永遠的新手吧!
急著想出國探索世界? 不只是給旅行者的「靜止的技藝」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TEDxTaip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