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吞食部】跟著麥可摩爾遊歐洲─《插旗攻城市》
前陣子趕稿趕到天昏地暗,窩在十多坪的房裡連續數日沒出門,也不敢從事維持生理機能外的任何娛樂活動,正覺得活得跟坐牢沒啥兩樣,結果上網一查挪威的監獄環境,媽媽咪,那樣的生活品質我在台灣根本還享受不起。歐洲國家種種傲視全球的法制福利,我們算是耳熟能詳了,然而欣羨無用,導演麥可摩爾帶著他的批判式觀察實際走訪了一趟,調查義大利多到咋舌的有薪假及勞工福利,法國學校可比餐館等級的營養午餐,芬蘭的人本教育觀念,斯洛維尼亞的免費大學,挪威充滿愛的監獄系統,冰島的兩性平權,葡萄牙的毒品合法化,德國對歷史責任的正視與省思…,並且每一段落都搭配了他的拿手招數──用美國現狀交叉剪輯做為反面對照。
麥可摩爾除了擅於直白批判,自身之於眾人同樣也是毀譽參半,他的紀錄片從不吝於宣揚主觀立場,不避諱使用引導性強烈的敘事策略,亦不忘運用流行文化中的影像進行拼貼影射,雖是紀錄片卻極具娛樂性,探討議題往往是以塑造明確的反派人物、追兇懲惡做為影片架構,從《羅傑與我》的通用公司總裁、《科倫拜校園事件》的美國全國步槍協會主席、《華氏911》的總統小布希、《健保真要命》的主政機關與保險公司,到《資本愛情故事》的華爾街金融機構都是,而與以上舊作相比,《插旗攻城市》反倒逆向操作,改以正面態度到各國取經,即便如此,他仍沒放棄用「插旗」所代表的侵佔意涵來幽美帝一默。
片中讚頌的歐洲德政,當然可以歸因於特殊的國家背景條件,也可以讓人反駁電影只呈現善的一面、福利終究會拖垮他們云云,但當你去到那些國度,確實看見人民親和有禮、快樂自信,心中沒有太多怨氣,所以不會想用惡劣態度報復他人時,就不禁會期待,能不能有更多人這樣幸福地生活?
片尾,麥可摩爾在柏林圍牆遺址與老友一起回憶1989年的風起雲湧,然後向觀眾拋出此行的結語: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曾經認為堅不可催的難題都能一夕傾覆,沒有辦不到或不可能,只要起身去改變,許多在歐洲結果的理念,其實都開花於美國。儘管外界對他最主要的批評就是「把問題簡單化」,但此刻他仍相信所有困難的問題都有簡單的解答,就像《綠野仙蹤》裡桃樂絲敲敲紅鞋就能回家那樣,事情成真前,需要人們先相信它。
------作者簡介------
孫志熙
現從事電影與文字工作
吞食電影並永遠感到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