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界的藝術指標!5 個近代兼具藝術與設計巧思的博物館建築
博物館一直是重要的文化機構,各國博物館館內的收藏堪稱一國之本,不僅是重要的文化機構,亦身負教育、娛樂與文化指標涵義。而博物館本身就是一件極具亮眼的建築藝術品。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博物館建築是你一定要聽過的呢?這裡選擇了五棟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從經典到前衛、從創新到再造,一起來看世界知名建築大師們的宏觀之作。
巴黎羅浮宮是新舊思維結合的最著名建築案例之一,始建於 12 世紀末,起初作為監獄和防禦性的城堡,現今在地下室尚存有一段護城河遺跡。這座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中世紀建築不論在歷史還是建築學術上皆有一定程度的份量。不過羅浮宮最知名的不僅是建築本體,那座以玻璃與鋼骨結構設計的金字塔外型入口,宛若已是羅浮宮最知名的象徵了。
1983 年由華裔美國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新入口,白天從室內往外看,通透設計猶如為羅浮宮本殿蓋上一層白紗,夜晚透過當光藝術的照射,又展現另一種美感張力。
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舊屋改造的新生命
要論最知名的舊屋改造藝術,英國倫敦的這間博物館應該可以作為當代代表之一。前身為泰晤士河畔旁的發電站,於 1981 年退役之後面臨被拆除的命運,然而這棟充滿強悍感的鋼磚建築,在 1994 年時被專門收藏英國與現代藝術品的泰特美術館宣布由建築師 Herzog&de Meuron 改建成藝術館。
設計師保留的原有建築設計,包含發電站時期的中央煙囪與大型渦輪機。而為了能容納更多遊客,更在 2004 年於舊館南邊擴建新建築,增加更多展示空間。目前館內藏有法國畫家亨利‧馬蒂絲、抽象派畫家畢卡索,以及目前當代藝術品拍賣價最高的畫家馬克‧羅斯科的畫作。
美國丹佛美術館,兼具現代與抽象的藝術建築
美國丹藝美術館宛若一本跨文化與跨世紀的百科全書,在旅遊網站上的評價極高,有「 可以一去再去 」的美名。
其整體建築設計極為搶眼,以解構主義設計主軸的建築,由波瀾裔美國設計師 Daniel Libeskind 設計,外牆由鈦和鋼建造,客意設計成仿造石板路班的崎嶇面,設計師表示這是受到洛磯山脈光影與地質的啟發而設計的作品。
龐畢度中心 法國現代藝術思想中心
歐洲最大的當代藝術收藏館同時也是致力於兒童美學與藝術的啟蒙中心-巴黎龐畢度中心,獨特的建築外觀讓它從二十世紀以來即為法國最具特色的地標之一,豐富的當代藝術館藏加上長年致力於兒童美學教育啟蒙的研究,也讓龐畢度中心成為巴黎國家藝術教育的重要推手,館內收藏了歐洲最大的現代藝術藏品,與前位的建築外型有著不謀而合的契合。
或許遠看你會覺得這是一棟尚未蓋完的未完成品,但這就是龐畢度中心的特色之一 !鋼骨外露、以顏色編列直接外顯展示建築體本身的運作。如:藍色代表空調管線、黃色是電氣循環管線、綠色是水管管線、紅色是手扶梯與電梯管線,獨特且直接的建築創意也徹底改變傳統建築設計的基本概念。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一棟「 活 」的建築物
座落於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最大特色,是「 不論你何時去他都長得不一樣 」。使用 33,000 片鈦金屬貼滿整棟建築外觀,讓美術館不同天氣的光影折射下,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變化。金屬曲線外型亦符合西班牙巴斯克地區蘊藏鐵礦的歷史文化背景。
設計師法蘭克‧蓋瑞是美國後現代主義與解構主義設計師,曾獲得普立茲克獎的殊榮,《 浮華世界 》更將他譽為「 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師 」。他以當地景觀為靈感,將美術館想像城一作起伏不平的山伏,所使用的材質包含玻璃、石頭、鈦金屬,皆與博物館所座落的工業環境有著完美契合。
利用材質賦予博物館生命力的建築設計創意,讓這座博物館自 1997 年對外開放以來,受到全面性的一致好評。藝術評論家更稱讚法蘭克‧蓋瑞為當代建築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延伸閱讀
2018 WAF 世界建築獎首獎!新加坡建築團隊 WOHA 打造如熱帶雨林「梯田綠建築」
台南新火車站 2022 年亮相!以鳳凰樹為屋頂意象、保留舊站古蹟延續歷史記憶
高雄金馬賓館優雅蛻變當代藝術中心 ,引領台灣當代美學二次進化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LaVie行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