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讀懂設計椅】解放坐姿!擁抱般的舒適感《鵜鶘椅 Pelican Chair》


說起丹麥設計,就不能不提到 Finn Juhl。作為設計之父,除了《酋長椅》外,另一超越時代之作,莫過於《鵜鶘椅》。想更了解這張突破功能性,增添藝術性的單椅?現在就聽 MOT TIMES 娓娓道來吧。(Photo Credit:One Collection)

作為丹麥工匠魂的代表人物,Finn Juhl 的大名與設計至今依舊是設計迷津津樂道的對象,而他設計中獨特的有機線條與藝術元素,也是讓他能在眾北歐家具設計師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除了眾所皆知的《 酋長椅 》( Chieftain Chair ),其實 Finn Juhl 早在 1940 年就曾以一張《 鵜鶘椅 》( Pelican Chair ),引起當時設計圈的討論,這張在當年過度「 現代 」的單椅,不僅展現 Finn Juhl 設計中重要的藝術性,更在 70 多年後的現在,向大家證實他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獨特眼光。究竟《 鵜鶘椅 》有什麼動人獨特之處 ?讓我們娓娓道來 !

1. 解放坐姿的極度舒適設計

1940 年代現代風格剛萌芽,但丹麥仍受德國功能主義影響深遠,而《 鵜鶘椅 》正是一張無論造型與風格都異於此時期所謂「 正常椅子 」的作品。
椅背向左右兩側延伸出如鳥翼的巨大扶手,宛如鵜鶘展開的翅膀;椅身則格外低矮與傾斜,呈現厚實的流線姿態,如鵜鶘起飛時肌肉擴張的樣貌,坐下去又彷彿陷入椅身被完整包覆。四腳則以粗短厚重的木製椅腳,穩重又堅固的支撐人體重量,如擁抱般舒適,如雕塑般優美。



突破當時強調「簡潔設計和使用純粹幾何圖形」的格局,深受「Free Art」藝術風潮的影響,Finn Juhl 提倡有機形態的設計概念,也開啟了以雕刻形式打造仿生效果的作品。(Photo Credit:One Collection)

如此強調「 乘坐舒適 」而非極簡、實用功能的設計,不僅將人們從固定的坐姿中解放,更間接解放了功能主義的設計堅持,以藝術化的方式,走向自由的現代主義風格。


2. 笨重海象 or 輕盈鵜鶘?

想當然爾,如此超乎常態的藝術型態設計在推出之際,便備受丹麥設計圈嘲弄,甚至諷刺其慵懶厚實的外貌根本是「 疲憊的海象 」,而非輕盈的鵜鶘,也不似當時流行的幾何線條般簡練俐落。
曾受多位藝術家、雕刻家,如 Henry Moore、Barbara Hepworth、Jean Arp 等啟發的 Finn Juhl,始終堅持設計不應只有功能性,而該帶有濃厚的藝術性。而《 鵜鶘椅 》從椅身到椅背一體成形的有機線條與優美的弧度,正是受抽象雕塑所啟發的前衛作品;與其說是設計椅,不如說是家中一座可坐可躺的藝術品。


3. 承先啟後的現代風格

2015 年《鵜鶘椅》邁入 75 週年。One Collection 將 20 世紀丹麥藝術家 Asger Jorn 的畫作《Macbeth》來打造藝術復刻版。當時,據說 Finn Juhl 曾收藏 Asger Jorn 的畫作,而 Asger Jorn 也曾邀請 Finn Juhl 為他設計巨大天幕。(Photo Credit:One Collection)

隨著時間拉長,儘管《 鵜鶘椅 》起初並不受當時丹麥設計圈所喜歡,卻在大西洋的彼端大受追求自由的美國市場歡迎,至今也依舊現代感十足。如此超越時空限制的設計,讓《 鵜鶘椅 》成為丹麥 1940-60 年代間,自功能主義走向現代風格的重要代表作,Finn Juhl 也成為開啟丹麥現代風的設計師先驅。
如今,《 鵜鶘椅 》已為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 MoMA 永久收藏,也是 Finn Juhl 的代表性設計之一,在世界設計史中扮演了重要的篇章。下一次有機會遇上《 鵜鶘椅 》,不妨坐進去,用最舒服的姿勢讓自己深陷椅身,感受一下 Finn Juhl 試圖用設計帶給人們的奢華擁抱體驗吧 !


延伸閱讀
史上第一把鋼管椅《Wassily Chair》教我們的 3 堂設計經濟學
別再以訛傳訛了!Mart Stam 才是史上第一張《S33》懸臂椅之父
聖誕節浪漫良伴,Verner Panton「愛心甜筒椅」- Heart Cone Chair 用濃濃愛意融化你的心。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MOT/TIMES線上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