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世代、3 大主題、8 組團隊-2019 相遇舞蹈節,與你相遇三月,一同有感而動


一年一度的相遇舞蹈節將於三月再次展開,延續「共同」的概念,2019 年度主題為「共感」,從編舞者的創作力出發,透過演出與近距離的工作坊,啟發觀眾的感受力,一同在 2019 年 3 月 11 日至 3 月 24 日華山烏梅劇院有感而動。


王宇光《無臉蝸牛》

現代舞蹈大師瑪莎葛蘭姆曾說過:「不是我選擇了舞蹈,而是舞蹈選擇了我。」相遇舞蹈節策展人,同時身兼三十舞蹈劇場的負責人吳碧容則說:「舞蹈是我人生一件真正喜歡而想做的事。」經營三十舞蹈劇場多年的她,發現臺灣缺少一個橋梁連接創作與觀眾的兩端,因此,2018 年 首次推出「相遇舞蹈節」,希望以舞蹈的自由氣息作為與觀眾、人群相遇的媒介,為台灣的舞蹈人才創造一個「被看見」的舞台。



林廷緒《八八》


張秀萍+三十《白眼翻翻》

首屆相遇舞蹈節被舞評家稱其為「短小而精采,是個令人振臂欣迎的機會!」相遇舞蹈節是三十舞蹈劇場與華山 1914 文創園區將合作連續三年的舞蹈計畫,透過專業的評審機制公開徵選,讓作品有機會重新被看見與評價。在第二屆的相遇舞蹈節中,策展人吳碧容從八位年齡橫跨 22-50 歲的編舞家及作品中,看到了年輕世代對於跨界的創意展現、也看到了現代人對於社會壓力難以舒發的心聲,以及舞蹈家如何透過肢體闡述創作的能量,因此以「跨界交朋友」、「生存潛規則」、「到達了沒有」為名,策畫了三大系列,期望帶給舞蹈界及觀眾更多嶄新、多樣風格的舞蹈節目。



張國韋《友沒友》


陳兆豊《潛規則》

「相遇是個契機,而相遇舞蹈節就是一個創造觀眾與舞蹈作品相遇的機會。」第二屆的相遇舞蹈節大膽嘗試推出「焦點編舞家」子計畫,從民間籌辦的舞蹈節出發,育成臺灣的舞蹈人才。預計以三年為短期目標,重點培育的兩位編舞家──擅長結合大型道具的林依潔以及擅長以特技入舞的張國韋,讓他們的創作持續在三年的相遇舞蹈節中發表,跟著相遇舞蹈節一同成長。此外,這次更邀請觀眾在演出後參與「年度最佳演出作品」的票選活動,獲得最高票的作品即可在年底的烏梅劇院,擁有發表完整舞蹈作品的機會,吳碧容提及這個活動其實是受了 2018 年林依潔《該死的十字路口》的影響,觀眾的回饋與好口碑促使這部作品從 30 分鐘選粹,擴大成 60 分鐘的完整舞作,讓她看見了觀眾與編舞家之間的緊密關係,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鼓勵編舞家持續創作。



賴翃中+翃舞《雨人  Raining in the room》


羅文瑾+稻草人《深淵Abyss》選粹

相遇舞蹈節除了三大系列的舞蹈作品之外,肢體暨劇場工作坊也是舞蹈節的一大重點,「讓觀眾走進劇場中,透過肢體產生共同的感受。」吳碧容一再強調,工作坊是讓觀眾有進一步了解舞蹈的機會。從實地走訪劇場、編舞家近距離一對一的教學到作品交流,讓觀眾親身體驗舞蹈、劇場的魅力,因此,今年擴大舉辦的工作坊,在分齡分眾的概念下,規劃以成人肢體開發為主的「成人悅舞」、由本次參展的編舞家親自教學的「青春暢舞」,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專屬於成人版的親子舞蹈課程-「親愛對舞」,吳碧容說:「希望已經為人父母的我們,能與樂齡族的爸爸媽媽走進工作坊,伸展肢體外,更以舞蹈傳達關愛的語言。」透過工作坊共舞一段美好的 親子進行曲,讓親密與愛意流動於關係之間。






【活動資訊】
活動名稱:2019 相遇舞蹈節「共感」
活動時間:2019/03/11-2019/03/26
活動地點: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華山烏梅劇院)
兩廳院售票 / 工作坊報名


延伸閱讀
2018 相遇舞蹈節,邀您共舞:相遇的美好時刻,總在不期而遇!
與世界混出新舞作!何曉玫 MeimageDance X《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
當幾何遇上曲線,華麗摺紙芭蕾舞衣攝影集-PLI.Ē Project
----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