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台灣燈會里山燈區「嶼生俱來」!范承宗竹編筌屋、王顯銘觀山入林...等 6 大閱讀台灣山林工藝創作

經過了 2019 年眾多好評的台灣燈會在屏東,燈會再度成為眾人引頸期盼的美學盛宴,本次選址台中后里花博園區展出,主燈由多次參與瀨戶內海大地藝術季的國際級藝術家林舜龍操刀「森生守護 - 光之樹」,更結合台灣原生自然山脈與樹林,首創在森林當中的台中后里打造「里山燈區」,命名「嶼生俱來」,由參與創作者用自身與台灣自然山林脈絡的生命經驗,以原生木系材料進行台灣與日本策展團隊跨世代與居民的協作,回應台灣自然生態材料的實驗可能,同時結合農業再生提出台灣燈會的新地景美學。


2020 台灣燈會主燈「森生守護.光之樹」,由國際級藝術家林舜龍操刀設計。

台灣島嶼自面對星空向上開始,多達三分之二面積的山林,如同世界其他森林環境一樣,在過去古代人們相信神靈在其中並賦予祭典儀式,這樣的自然環境,提供農業等在地知識與經濟以及社會文化,直到人們遷移離開山林,另成文明與慶典活動。 因此從森林可以看到國家文化與社會的發展脈絡,更能找到台灣未來另一個可能性。



藉由當代慶典與台灣地理脈絡結合成新的自然文本,自山脈到樹林間,由巨觀、陵線、八面、行曲、聚合、交疊、饗宴等形式,並在建築師、工藝師、藝術家的操作下,交互扯動所漫溢出的複雜協商關係,回應台灣自然生態與背後人文,組織新台灣燈會地景美學。這份新的自然文本並不是為了優化對過去的想像,而是為了從矛盾當中建置對話而來。


六大精彩作品搶先看!
觀山入林
 Viewing the Mountain & into Bamboo forest

藝術家:王銘顯


觀山後入林,是大肚山下與中央山脈間的台中,自原民時代再熟悉不過的地景互動。觀山入林,即是轉化人與景的這般互動為作品隱喻。 為了讓作品呈現真實自然,使用了台灣中部山區的孟宗竹,作為結構骨材,創造出熟悉的林道體驗;在陰鬱的竹林樹梢,行者仰望一線天光。人與景,彼此曾經的吸引、交遊,即是里山精神愉悅的一面。


源流—筌屋IV后里 Origin of the Stream—Fish Trap House IV Houli
藝術家:范承宗


以台灣傳統捕魚工具「魚筌」為題,邀集上百位台中在地居民,參與工作坊課程學習魚筌編織工藝,協力製作出數百個單元體,並在上頭掛上寫著心願的竹牌。 人們手把手,圍成圈,團聚在一起,將源於島嶼卻逐漸消逝的珍貴手藝,再一次寫進我們的記憶中和身體裡。

杉原-樹的告白
藝術家:杉原信幸 Nobuyuki Sugihara / 謝昆霖




纍纍樹光  Fruitfulness
藝術家 : 林建華
創作團隊 : 構築設計 / 聯合治作 / 大切木業 / Sherpa connector / Tenz / 禹樂空間整合

呼應里山禾樂燈區主題「育光田,得光果」之景象。以柳杉卡榫實木主結構,結合傳統民居的抬梁式構架與現代卡扣式五金接合,並利用薄片柳杉製作光果燈組,薄片可透光,以原木的自然紋理傳遞里山之美,在黑卵石的水盤倒影中化為數倍層層疊疊、溫暖人心的光田碩果。 基於對環境友善的思考,當燈會展期結束,可以百分之百完全拆裝與回收,還諸大地休養生息。


森光霧果 The Search of The Glow

藝術家:偶然設計 曾令理


霧氣依附著樹幹灑落,與樹林交織成宛如深山中的情境,視線模糊或清晰,迷霧中被光線引領著進入森林探險,群樹下發現了由曲木構成的發光體,蜿蜒交疊的木條像是一顆空心的松果,結構紋理與樹梢的線條相襯,是人造與自然的呢喃對話。


里田浮光  On the fields
藝術家: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繼光工務所 游沅儒、吳建志 


夜行西台灣,偶然瞥見農民搭建木竿、掛上萬盞燈火映照樹木良田,勾勒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便以此發想,思考台灣的里山故事。自然風貌的樹林、人為加工的木竿,形成「自然木頭」與「人造木頭」之間的差異與相容。木桿嵌入微小但溫暖的光,象徵農作物緩緩生長,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感受四季推移、作物消長。光,在這裡成為「人」與「自然」開始連結的介面,映照彼此,共榮共存。


Info | 2020台灣燈會 里山禾樂園區
日期:2020.02.08 - 02.23
時間:每日 17:30 - 21:00 免費入場
地點:台中花博后里森林園區
官方網站:
https://2020taiwanlanter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