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視覺與聽覺的跨感官展演 李明璁 X 莊志維的跨界藝術共談
近期若在夜間從捷運昆陽站走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後稱北流),尚未抵達,就可以看到大型的綠色光束橫貫在路口上,在黑暗中彷彿成為替行人指路的鮮明標誌。這是藝術家莊志維的燈光裝置《思念無限》,與其他兩項系列作品《思念烙印》、《思念習慣》是北流公共藝術計劃「思念是一首歌」的一部分。
Photo by KURA
大家可能好奇,融和聽覺、視覺的跨感官創作如何誕生?而思念為何又是流行音樂中最受歡迎的創作主題?這次大人物邀來致力於公共社會學推廣的李明璁及藝術家莊志維,共同走入藝術裝置現場,並分享台灣流行音樂發展輪廓、「思念」音樂主題的成因,及莊志維作品的創作理念。
台灣流行音樂的輪廓
北流開幕後,多功能的場館設置,將再次為台灣流行音樂及文化產業投入新的能量。回顧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其中有深受東亞音樂的影響、也有開展出具殊異性的創作,就李明璁的觀察,九〇年代後期,成為流行音樂創作類型的分水嶺,在此之前,台灣政治的複雜性,造就流行音樂在半個世紀中以國語獨尊,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音樂發展相較更為壓抑。
但到 2000 年後,數位音樂興起,人們敲敲鍵盤就能輕鬆在網路上找到喜歡的音樂,「我覺得有趣的是,這時候獨立唱片、獨立樂團、獨立歌手開始有出頭機會,1998 到 1999 年,五月天、陳綺貞和閃靈樂團發行第一張專輯,他們各自代表三種主流音樂:搖滾樂、文青、在地卻國際的小眾,這讓 2000 年後的二十年間,流行音樂發展仍活力豐沛。」相較於日本、韓國,無論是從美國流行文化中滋養出自己的精緻文化,或者以大筆資金挹注後發展出的龐大娛樂產業,李明璁認為,台灣流行音樂在數位浪潮下,開拓了多元的創作類型,也因為有多種語言的文化背景,成為東亞流行音樂發展中特別的一支。
「思念」成為集體共鳴
而台灣流行音樂中,經典的抒情歌是 KTV 中必點的金曲,「思念」更是最受歡迎的創作主題,每每音樂一下,就能讓人產生共鳴。若要探究這樣的創作背景,「移民社會是產生思念創作主題的原因。」李明璁說道。作為小島的台灣,過去有海外向島嶼的遷移、島內的移動,因此產生男女、家鄉甚至是國家的思念,其中,更隱藏著人們對自我認同曖昧的狀態,「思念多半是得不到、暫時失去的,它如同一面鏡子,裡面映射出自己的渴望、或是那個想要擁有更好的自己,它是集體的心智狀態。」也因此,從過去到現在,國語、台語等流行音樂中,可以看到大量出現對個人、家國想擁有卻得不到的抒懷,於是大量感傷的思念主題歌曲成為創作者與閱聽者的寄託,是台灣流行音樂主題中鮮明獨特的存在。
跨感官藝術的共振
此次在「思念是一首歌」公共藝術計劃中,莊志維的三個《思念》系列作品,為延續過去以燈光為主題的創作,且為首次與音樂結合的跨界展出。除了藝術裝置,計畫中更同時與音樂圈人士舉辦五場工作坊,邀請民眾共創思念的音樂想像。裝置作品位於流行音樂文化館西側草坪,「三件作品分別是以高空層、中間層、地面層等不同層次放置」莊志維分享。《思念無限》如同空間的軸線,在草坪上空以雷射光形成動線的指引;中層裝置的《思念烙印》以玻璃和厚層的黑色油漆創作,開放由民眾刻刮留言,夜晚從玻璃透出的光線,則閃亮如彩虹;《思念習慣》採鏡面不鏽鋼製成,環繞流動的彩色燈光,猶如草地上的溫暖洋流。
「與舒米恩討論展出作品時,剛好作品配合他的新專輯《蹦噠噠》,專輯中以一張臉為主題,包含眼睛、耳朵、鼻子等元素,但談的都是思念,最後我們才共同討論出以這三件作品作為展出項目。」而在 11 月 7 日,裝置現場更有舒米恩演唱的共創展演,讓民眾感受視覺與聽覺交融的跨感官饗宴。
採訪時,展出現場正下著細雨,但仍掩蓋不住雷射燈光的耀眼,沒有人煙的空間裡,雷射光束在雨絲紛紛落下時,呈現更柔和的光線,原本張揚的、重擊的雷射光,伴著落雨聲像是形成低調的旋律。
談到視覺與聽覺的跨界創作,李明璁認為,現今藝術家擅長用媒材創造「共感」或「聯覺」,也就是打造感官的跨界已成為未來的創作趨勢。他以過去曾在東京銀座看到的三層樓無聲大型瀑布螢幕裝置為例,巨大的電子螢幕上,本該有著磅礡的水聲,卻僅以動態絢爛的無聲螢幕,製造出平靜的氛圍,「這種把感官重新配置的反差,使空間產生某種變化,身體有像是融入裡面的狀態,我覺得這在未來是一種很重要的趨勢。」如同莊志維的《思念》創作系列,北流此次也以實驗性方式,用跨界藝術開啟空間運用的先聲,帶來群眾互動的多元可能。而同樣在各領域都有精彩研究與創作的李明璁,這次也與我們分享他的「思念歌單」,一起來聽聽他心中的思念旋律吧!
>>> 馬上聽《思念是一首歌》by 李明璁
About | 李明璁
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曾於臺大任教十餘年,也曾於日本、荷蘭、比利時客座研究。現執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電影創作學系。近期主持公視紀實節目《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獲 2020 年金鐘獎三項大獎。創立「探照文化」,執行多項出版、策展與設計專案,如地方文化刊物《屏東本事》等。亦曾協助策畫華文朗讀節、雜學校、臺北文學季等,著有《物裡學》、《邊讀邊走》等書。
Info | 思念是一首歌 - 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公共藝術計畫
時間:2020/10/03(六) - 11/15(日)
地點: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 流行音樂文化館廣場(臺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向陽路口)
文字/陳岱華
延伸閱讀
思念是一首歌:莊志維 X 舒米恩 X 王榆鈞 3 位藝術和音樂創作者的思念共感對談
專訪 / 「我的生命裡都是演唱會!」天王天后御用舞台設計師二馬-馮建彰整合流行音樂與藝術設計的哲思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館即將開幕!不規則幾何建築外型以台灣山脊為靈感,4 大館藏亮點曝光
----
大人物 telegram 、大人物噗浪、大人物臉書、大人物IG 跟 大人物LINE@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daman@funma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