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體育館全新品牌視覺、入口空間設計!重新定位體育館形象與功能

前身為台北羽球館的台北體育館,自1994年改建落成為綜合體育館後,眾多國際級賽事都曾在此舉行,包括2009台北聽奧、2017台北世大運,以及即將辦理的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然而場館建館時屆近30年,受限於硬體器材以及具年代感的建築,往往只能設備的加裝補強維持基礎的功能,如今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指導下,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台北市體育局共同合作,偕同長期耕耘職業運動的沛肯品牌視覺與無有設計,從台北體育館的成立概念與場館精神開始深掘,發展台北體育館新的視覺形象及整合空間服務。

重新定位台北體育館的形象與功能
台北體育館俗稱紅館,位於台北市心臟地帶,是台北體育園區中提供綜合運動賽場的重要場館,許多年輕運動員,在成為職業運動選手甚至是國手前,特別是籃球、羽球以及排球的年輕運動員,往往必須在台北體育館舉辦的競賽中過關斬將拔得頭籌,以此為起點,展開成為職業選手的生涯,台北體育館可以說陪伴著運動員、家人與觀眾們一起成長。


因此在台北體育館的形象溝通上,以「家」為核心設計概念,強調台北體育館溫暖支持、青澀回憶與振奮人心的形象,延伸至「This is my house!」的精神,彷彿籃球員捍衛主場與守護禁區,大聲吶喊出「這裡是我的主場」的態度,運用這些元素發展出台北體育館萬眾同心與多元豐富的視覺形象系統,並且制定完整的視覺規範,讓未來在台北體育館的各處都將充滿著主場精神。

品牌視覺Logo則是由象徵紅館是座多元複合式球場的3個方形,及代表團結及團圓意象的3個同心圓所構成,整體圖像看似一個時光隧道,也是傳達場內加油聲、吶喊聲的聲波。

入口空間改造優化
在空間重新設計規劃前,往往走進體育館大廳即見眾多的賽事易拉展宣傳,又因疫情期間,陸續加裝了許多不同的體溫偵測與消毒設備,加上服務台設備傳統老舊,整體空間看起來相當破碎與凌亂,因此賽事單位必須在門口進行引導與分流,除了讓動線更為混亂並且堵住出入口外,也需要使用較多的人力進行管理。

▼改造前




然而在透過現場的研究訪談後,實際上運動選手以及民眾仍相當肯定台北體育館的服務滿意度,特別提到場館服務人員的親切與溫暖,因此發展空間設計與服務的優化,以場館入口為改造的第一步,放大服務民眾的優點,新設服務台為核心,發展同心圓結構的空間服務規劃與無障礙櫃台,並加設數位面板與加強溝通資訊設計。




包含統一的形象視覺、場館形象動畫的播放以及現場賽事資訊,讓前來比賽的選手與民眾能在走進場館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同時感受到充滿運動精神與多元豐富的形象,讓充滿歷史的老運動場館,透過設計整合規劃後重新發展出現代智慧場館的基礎,並同時再強化場館形象與解放空間美感。

▼全新指標系統視覺設計


台北體育館導入設計入口空間優化改造只是一個起點,未來將持續擴展到台北體育館各個空間,並帶動台灣的更多運動產業與場域發展跨領域的設計整合,以及促進市民健康管理與城市治理的經典案例。


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台北體育館

追蹤大人物
大人物FB大人物IG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 hi@damanw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