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美術館首檔展覽《未記持》!22組空間裝置、攝影創作反映歷史、記憶與未來間的複雜關係

歷時3年重整、前身為基隆文化中心的「基隆美術館」4月正式開館,首檔展覽《未記持》(bē-kì-tit)由基隆市文化局與水谷藝術共同主辦,並由藝術家林宏璋策展,結合22組國內外藝術家,以基隆為背景,探究台灣十餘年來當代藝術的「歷史轉向」,通過空間裝置、錄像、攝影等多種形式作品,反映歷史、記憶與未來之間的複雜關係。


「未記持」的概念源自於對台灣當代藝術「歷史轉向」的反思,以及對基隆地方性的想像、回顧與展望。展覽通過藝術作為「物」的概念,探討了自反性歷史書寫的可能性,並對應了多個面向的記憶工程,從而串聯起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意識流動。展覽包含空間裝置、錄像、攝影等多種形式的作品,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重新思考歷史的意義與未來的可能性。


展覽分為五大展區—「定居殖民主義與殖民主義」、「先驗歷史物」、「冷冷戰」、「外置記憶的政治」、「檔案病」,分別探索不同主題下的藝術作品,展示台灣歷史與文化的多樣性。藝術家將透過視覺、聲音、影像等媒介,呈現複雜的歷史觀與身份認同,探索記憶、文化與政治的交匯點。

定居殖民主義與殖民主義

劉柏村《錨——泊》
船作為一種承載體,承載了自身及時間的積累痕跡,亦乘載著遙遠且遼闊的他方想望。以「時間之船」為主題,雕塑與裝置藝術家劉柏村的《錨——泊》一作,打造了一個外貌斑駁脫落及腐鏽的金屬物象。


秦政德 & 游佳臻《描,寫》 《描,寫——山海穹蒼》 《描,寫——花架子》
此次合作《描,寫》計畫中,秦政德《描,寫——山海穹蒼》將以獅球嶺砲臺為中心向左右延展,分別在基隆港口、火號山、二沙灣與和平島的至高點埋設基點,並將隱藏、遺忘在基隆山海穹蒼下的三角基點碑石為目標,透過拉遠的視野試圖重新繪製屬於基隆這座門戶港都的天際線。


游佳臻《描,寫——花架子》則透過另一個微觀視角,在這些地點仔細觀察砲座現今與蕨類、小草緊密連結的狀態,在另一種測量方式中,想像蔓延出我們與戰爭歷史之間的距離和時間感。

林安狗《牙齒、血液與鄉愁》
以日治時期身兼牙醫師與文學家身份的周金波為發想。大正九年(1920)出身基隆的周金波,求學時期大多在日本度過,昭和十六年(1941)畢業於日本大學齒科專門部後,返台繼承家中診所,陸續投稿多篇小說至西川滿主導的《文藝臺灣》。其出道作〈水癌〉刊出後,曾在台北放送局朗讀播出,內容描述東京留學歸來的牙醫師遭遇一位好賭的母親,寧願花錢鑲金牙,卻不願救治口腔壞疽發炎的女兒。

日本齒科教育自大正年間至昭和初期提倡「歯牙病竃(中心)感染」學說,開始注重口腔局部與人體全身健康狀態之關聯。本島人學醫從醫,是接觸現代性最為直接的一條道路,兼具文明的追求與家族營生;然若從事文學,則不免內外交迫,身處伴隨文明而至的殖民性和與生俱來的本土性之間,周金波作為齒科醫師的「我」投射至文學創作的「我」所產生的思辨,瀰漫著野心卻終究動彈不得的無奈。牙科診所作為空間裝置,觀者進入後置身病患的處境——躺在診療檯上張開嘴,眼睜睜地聽著朗讀的國語,身體處於無能/不能發出聲音的失語狀態。

周武翰《靈場模擬器》
日治時期的日本人對照殖民母國佛寺的山門,做成33尊觀音石像分別供奉於基隆多間寺廟,以複製靈場(写し霊場)的方式模擬製造靈場,鼓勵藉由石像巡禮朝聖(pilgrimage)。《靈場模擬器》嘗試轉譯「基隆西國三十三所靈場」遺跡所啟發的「模擬」與「巡禮」遊戲,發展成為建築空間裝置作品。


先驗歷史物

蔡國傑《制度之外:雨水充電樁》
雨水落地前其所有權不屬於任何國家、城市、制度、主體。《制度之外:雨水充電樁》是一項「可以分配好的水電工程」,借「水能發電」的計數和分配形式,讓民眾於展覽現場能夠取用到由基隆大水塔上空雨水所生產出的電,從雨水中直接獲得的「權利」與基隆大水塔的實時監看進行雙向並置,強調一種諸眾與制度的對峙。


吳家昀《黑色風景》
座落於美術館的宮殿裝飾下方,混合水墨山水與園林假山,以曖昧的形體象徵不同世代對歷史的執著和迷惘,並於裝置內部透過映射反轉上下覺知,再現隱形的天花板,以闡述重疊的台灣史,邀請觀眾探問個人和空間──身份與國家。

何彥諺《彷彿不曾來過》
以創作者和一艘廢棄漁船的相遇為契機,於三年之間觀察其變化,並將個人經驗和船歷史交織。大船的身世作為理解全球貿易敘事下的一片拼圖,揭示了台灣遠洋漁業自八〇至千禧年後期間,受國際市場制裁下所面臨的暗處現實;同時,廢墟漁船與其生命以豐富神秘的姿態,開啟創作者對於時空狀態的探索。

張乃仁《平新東聯》
藝術家以文件式的展陳手法,陳列商品架與垂掛工廠現況的大幅輸出,展現臺灣經濟史與中小企業生存困境的因果關係,並以父親與仍在台北營運紙箱工廠的老闆作為對照,闡述於競爭激烈中存活的工廠樣態,以小型經濟體去影射龐大歷史結構,嘗試填補與想像若工廠續存,會是何種樣貌。


王毓淞《基隆燒》
《基隆燒》藉由勞動小販的身影和懷舊的攤車,以錄像解說消逝的基隆歷史建築,也將這些建築轉製成日常生活中的糕點,並用基隆懷舊火柴盒上的工商內容、地點及歷史與建築的歷史託身交互串連,成為基隆一段庶民故事的「流動小劇場」。


吳天章《港口情歌》
本次參展作品《港口情歌》(Love Song in Harbour City),展現出對國族不同的慾望與想像,架構出戰後半世紀以來台灣豐富異彩、多元駁雜的多重集體記憶。透過台語歌謠吳晉淮動聽的老歌《港口情歌》,以海鳥、水手、軍人對生命的詠歎,其實抒發藝術家自己對於家國情懷的投射,借由港口、碉堡、石碑烘托出冷戰的歷史氛圍,點出當前台灣最重要的國族認同問題,並詰問「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嚴肅命題。



冷冷戰

致穎《文化館》

作品由一套五枚的紀念幣及透光的單色圖像所組成,靈感來自於中國政府於2003至2005年間所發行用作政治宣傳的「寶島臺灣」紀念套幣。藝術家延續帶有地緣政治想像與宣示的物件設計,提出一套全新的紀念幣提案,幣面描繪出深受國際利益影響所成立的五座非洲文化機構,包含劇院、文化宮殿、歷史博物館與藝術館等,它們皆由中國跨國公司贈與或建造。圓形光箱上所陳列的黑白圖版作為啟發本作幣面設計的初始資料,實際上揭示了跨越國界與時空的全球資本殖民歷史,將隱藏在政治折衝背後難以窺看的節點組成一幅可視的符號星圖。

 
林羿綺《(不)可視的訪客:基隆港》

作品進行了基隆地區港邊美軍酒吧群的踏查,在唯一僅存開業年份最久的哥倫布酒吧裡,將催眠過程投影在空間中,藉由在地耆老們對於基隆地區美軍的口述歷史紀錄,期待在美軍駐台的研究裡加入當代藝術的觀點,帶出冷戰時期裡不可視的美援故事。

何經泰《百年不斷的人神之約——排灣族五年祭》
藝術家何經泰紀錄東排灣族土坂部落傳統祭典「五年祭」的系列攝影作品。創作使用濕版攝影呈現「五年祭」儀式的神聖與古老,意圖以傳統攝影手法回應富含文化內涵的拍攝內容。濕版攝影於拍攝後須立即在汽車改裝成的暗房中沖洗,繁複且易失敗的工法於沖洗後產出具有手工痕跡的影像,為藝術家何經泰抵抗數位影像氾濫時代,回歸攝影本質的親身實作。


外置記憶的政治

克里斯.馬克《Immemory》
作品《Immemory》(1997)為藝術家首件CD-ROM格式的創作計劃,一內容豐富的多媒體遊戲軟體,也是一部非線性回憶錄。作品使用字幕元素、疊化和蒙太奇效果,以紛繁素材拼貼,呈現人們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場景。其中,旁白直白地揭露「回憶」是經由數個事件與記憶片段集成的整體,呼應著記憶逐漸被淡忘的特質。遊戲的操作上,每一段記憶經由導覽的過程,觀眾得以點選觀看並觸發記憶片段的生產。「我即是——記憶」(I’m memory),道出記憶片段非由單一個人構成,而是眾人記憶相互嵌套。在藝術家的巧思下,作品以速度與尺幅不一的各類影像組成,探討影像文化和記憶的交互作用。

陳飛豪《台字章物語:基隆秘帖》
兩件作品的內容分別取自於日治時期主題的表演藝術文本和文學作品回應計畫題名的「台字章物語」,意指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世間百態的故事。「基隆秘帖」則將其聚焦於基隆,探索尚未被當下台灣觀者廣為熟知的本地故事。

沈昭良《威權歷史遺址:新店軍人監獄/基隆港》
《不義遺址:新店軍人監獄/基隆港》,即是回應空間/景觀書寫的可能,針對曾是二二八事件屠殺現場的基隆港區,以及台灣現存於白色恐怖時期,使用時間最長的新店軍人監獄的內外部環境、空間,所進行的攝影再現與視覺組構。


檔案病
 
林怡君《環》
本次展出作品《環》,以接觸地的地緣環境及大基隆社頭目Theodore Hermano為起點,摸索身為中間地帶的身體能動性,及其與深層物質、事件相互循環、聯繫與鑲嵌的時空旅程。荷西時期,生於沿海且以貿易為⽣的原住民,隨殖民政權到來,出現能夠掌握外來語⾔的「譯者」、「中介」、「中間人」等身份。
 
「Hermano」一詞,在西班牙語亦有⼿⾜、朋友與同胞之意,也暗⽰著殖民技術中所謂的情動⼒:資源的、榮耀的、從屬保護的等,都可能化身成「Hermano」不斷出現。在此計畫中,不同的Hermano不斷地以不同形體、樣貌與物種Hermano再次現身,邀請觀眾共同演繹,打開歷史文本的裂縫,探索更為直接、不和諧與異質的情動方法。
 
鄭桑溪《港都舊情》
「港都舊情」系列作品為鄭桑溪攝影生涯的代表作。他以長時間且細緻的手法,完整地紀錄基隆五〇、六〇年代的城市發展樣貌。作為其跨時最久且產出最多的系列之一,他拍下家鄉基隆的各種慶典、地標、風俗民情和市民生活的百態。而地緣關係也使其得以在不同時間點,以各種角度和器材重複拍攝相同景象,獲取不一樣的意象及畫面。其紀實風格的攝影作品,真實地保存了基隆當時的人文風貌與城市景觀,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
 
郭敬耘《紀念碑》
港邊貨櫃碼頭的小巷內,發現一座碑文遭破壞僅存碑身的紀念碑。經考證,這座碑是約莫一世紀前為了從不遠處登陸、帶著近衛師團前來平定殖民地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所建。在他登島後,全島各地半年內流傳起許多不同版本的北白川宮死亡軼聞。這位作為殖民皇權象徵且不尋常的被流放到殖民地「收復國土」的皇族,在死後被帝國神化為國土開拓之神。殖民者在他死亡軼聞流傳的各地,曾樹起多達38座紀念碑,在港口城市發現的這座,則是在政權輪替多年後,尚未拆除或者替換上新的神話象徵的僅存一座。

鄭明河《遺忘越南》
在地緣政治的局勢下,越南在水與陸的脆弱平衡間繁盛,而川流不停的水源也帶來生生不息的力量,滋養了越南文化。本作《遺忘越南》以 1995 年 Hi-8 攝影機拍攝之錄像及 2012 年拍攝之 HD、SD 錄像穿插剪接而成,一段段畫面緩緩開啟了「國家」(đấtnứớc)一詞中的兩項基礎元素——「土地」(đất)與「水」(nứớc)的對話。這些影像不僅承載著視覺技術的歷史發展及越南政治的真實樣貌,更凸顯了象徵舊歷史的「土地」與代表全球化快速新潮的「水」,二者間的相互碰撞。而與這兩者元素交流的是一第三空間,即歷史與文化的再記憶——換言之,是當地居民、移民及退役老兵,攜帶憶中的歷史經驗,對當今事件予以評價。經歷過美國史上最具爭議的一役,越南的戰爭夢魘與近代史上不可忽略的歷史地位仍歷歷在目,卻又太輕易地被遺忘抹去。藉由重新碰觸這道國際級的傷疤,《遺忘越南》在終戰40年後,向歷史與倖存者致敬。
 
推著紀念碑的男人出現在港邊的巷內,海港聚集起同樣遭流放命運的群體,與海運相關的勞動需求在不同時代帶來溫州人煤炭工、碼頭工、阿美族遠洋漁工、東南亞裔漁工等移居者。他們在制度邊緣游移,拾廢棄物在無主荒地上建立聚落。其往來於不被任何國家法律管束的公海與各國制度之間的海洋經驗,以及在多重時間秩序中位移形成的複雜生命史,抵抗著國族神話所強加的祖源及正統。

彭弘智《正義路安魂曲》第二樂章:港都夜雨
計劃緣起自彭弘智二十年前購入一間單坪不到兩萬元的基隆市區房子,雖然連摩托車都無法抵達,但是可從房子望見基隆港區海景。此處應為過去船工居住的社區,隨著港區沒落社區逐步荒廢。他曾想當時應連同樓上三樓一起買下,結果二十年後,三樓的漏水問題促使屋主以更便宜的價格販售給他。房子裡保留著七〇年代隔間和吊燈,一張遺照用報紙平整的包覆,下巴處卻被人掀開,還有一台氧氣機。對彭弘智而言,這好像鋪陳著一個故事的場景,場景開啟了這次《正義路安魂曲》的系列創作,他決定不用考察調研的方式,而是使用與另一個世界的獨特溝通方法,於創作中建構整個故事場景。

 
此作第二樂章「港都夜雨」,彭弘智欲安置此屋靈魂,便藉由靈乩得出對方想聽《港都夜雨》。展場中展出屋子原物,包含兩盞七〇年代吊燈與拆下房子隔間製成的一艘船,於船長位置放置這張露出下巴的照片,船尾引擎位置放上屋中尋得的氧氣機,並投影這首為其點播的《港都夜雨》,為基隆在地民眾卡拉OK紀實。展覽中期,藝術家將拆除並燒掉這艘船,送走他,且在接下來的展期間,連同展場的遺留物一起展出燒船的錄像紀錄。

基隆美術館《未記持》
地址: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展期:4/12-6/30

追蹤大人物
大人物FB大人物IG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 hi@damanw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