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工作得不是很愉快,所以我想先休息一陣子,之後再找工作。」
近幾年職場開始出現了一群「裸辭族」,意指在還沒有找到新工作前,就已經先拍拍屁股「一辭了之」。
越來越多人因為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選擇暫時離開職場(Career Break),可能去旅遊、做志工、打工遊學、讀書深造、照顧小孩或親人等。在職涯上短暫休息的概念可說是國外流行的空檔年(Gap Year)之延伸,從一個月到兩年之間最為普遍。
2009 年,設計師 Stefan Sagmeister 在 TED Global 上,解釋了常被忽略的休假價值,也分享了他個人實踐每隔七年休息一年,以恢復創作靈感一事。
但是,當休息完畢,甚至,當上份工作已經是五年、十年前的事了,要做什麼準備才能順利重返職場呢?
求職者履歷表上的空檔期通常會被僱主視為高風險,而部分求職者也會因離開職場一段時間質疑自己的能力。美國職涯專家 Carol Fishman Cohen 自己就是離開 11 年後又重返職場的成功故事,她鼓勵跟她有相同經驗的「重新出發者」(Re-launchers)善用「實習」的機會,向僱主展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
從僱主的觀點來看,他們不太願意僱用重新出發者的原因,大致上有兩個:
1. 擔心重新出發者跟不上科技腳步
僱主通常會期望新進員工馬上就能使用辦公室軟體或管理系統,如果不會使用,新員工的責任就是盡快學會。
2. 擔憂重新出發者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興趣與技能隨著時間改變了嗎?這是重新出發者必須思考清楚的事,而非僱主的責任,重新出發者必須向僱主展示他們可以如何對公司做出貢獻。
從 2008年 開始,Carol Fisherman Cohen 觀察到一個有趣現象:僱主開始啟用短期類似實習的機會,招攬二度就業、重返職場的求職者。於是,她在 2012 年寫了一篇相關報告,《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不僅選用該篇文章,還下了一個相當吸睛的標題:《四十歲實習生》(The 40-Year-Old Intern)。
來源:www.today.com
這不禁讓人想起好萊塢喜劇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故事描述一位 70 歲鰥夫不甘退休後只過平淡生活,於是把握機會重回職場,成為一家線上時裝網站的「高年級實習生」。
對於這個職場生態的改變,Carol Fishman Cohen 抱持相當樂觀的態度,期盼更多類似的機會。「這是體制上真正改變的里程碑,如果我們能解決重新出發者的處境,我們也可以幫助其他轉職者。」
她的目標是讓更多僱主接觸到「重返職場實習方案」(reentry internship program),而同時,若你正處於重返職場的求職當下,你可以參考 Carol Fishman Cohen 在美國晨間新聞《今日秀》(Today Show)上,給重新出發者族群的一些實用建議:
1. 大方地向眾人宣布自己將重返職場
第一步就是你的屁股必須離開家裡的沙發,到外面去告訴所有認識的人你計劃重回職場。當然,在過程中會有許多無疾而終的談話,但是千萬別被擊倒,因為終究會有幾個有潛力可導向工作機會。
Carol Fisherman Cohen 從自己的經驗中發現,即使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後,對許多過去工作夥伴來說,她的專業形象凍結在離開那時,沒有改變。所以,與過去的人脈網絡聯繫,聽聽看他們對你重返職場的看法,你會獲得更多信心。
2. 大膽向僱主提議「實習」機會
當有機會跟僱主面對面接觸時,別膽怯地向他們提議類似「實習」的工作安排,即使他們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劃。因為直到實習結束前,僱主不用立即做聘雇決定,比起正式工作機會,他們較可能接受這樣的提議;而這段「測試」期,也給重新出發者一個很好的舞台,向僱主展現自己的能力與熱情。
【閱讀書摘】優秀的人都靠變換「人格面具」,面對人生大小挑戰!
【TEDxTaipei】總是把該做的事情拖延到最後一刻?拖拖拉拉可能不致命,卻可能「拖」掉真正重要的事!
【TEDxTaipei】「我為什麼沒有改變?」當代行為藝術教母:因為我們總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