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平面攝影系列 © 張雍 Simon Chang。圖 / 學學提供。

旅歐攝影家張雍於學學白色空間舉辦「左心房/右心室」,除了發表最新系列《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紀錄難民在東歐斯洛維尼亞(Slovenia)邊境的遭遇,也涵蓋過去 14 年的作品,共展出 281 幅照片,展覽將展至 8 月 27 日。
張雍 1978 年生於台北,2003 年起就讀捷克布拉格影視學院(FAMU)攝影系碩士班, 2010 年婚後以斯洛維尼亞(Slovenia)為創作據點,目前工作、生活於台北及歐洲。他用相機紀錄人間百態,「左心房/右心室」比喻攝影者和被拍攝者的關係,類似呼吸取得氧氣、進入心臟運作並吐出氣體的動作,彼此交換生命中的片刻。


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旅歐攝影家張雍。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平面攝影系列 © 張雍 Simon Chang。圖 / 學學提供。


拍攝三不管地帶難民 體會人生不公平

2015 年 10 月,匈牙利政府決定關閉邊境,消息傳開後,主要來自中東的難民潮改道轉入斯洛維尼亞。收容所難以負荷暴增的人潮,物資、避難所和醫療支援缺乏,加上決定放行的時間不一定,大批難民停滯在邊境。張雍拍攝現場的場景,他把照片緊密地拼起來,模擬人潮的擁擠感。

難民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埃及……,涵蓋了不同的階級,如小店經營者、大學教授和旅館老闆等。許多人攜家帶眷,不分晝夜地向前邁進。由於前方的阻礙,他們只能緩慢移動,張雍舉例,在這檔展覽中所走的一小段距離,在現場卻需要耗費 8 個小時才能走完,即使如此,還是無法撼動他們前進的決心。


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張雍《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系列。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張雍《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系列。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收容中心每天只開放媒體採訪半小時,人們無法到內部了解狀況。張雍從遠處繞道、混入人群觀察。頻繁地往返市中心和邊境,讓他難以調適心情:「前一天晚上,才看到邊境開放時衝過田野的人群。我隔天趕回市中心,觀看女兒參加的兒童馬拉松。幾個小時前才看到人們為生存而跑,眼前的人群則為了健康和興趣而跑,我無法理解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

以往拍攝專題時,張雍會洗出照片送給接受拍攝的朋友,也遇到難民、警察期望他把照片寄給自己。但是回到邊境時,這些人都不在原地了,他決定從展場拿掉一張照片,把空缺留給這些朋友、紀念這個無法完成的故事。


精神病患遭誤解 探訪、相處揭開偏見

張雍的攝影圍繞「偏見」的議題。他走入遭到誤解的人群,發現事實和人們的認知往往不一樣。如 2004 年開始的研究所畢業製作《她們》,定期探訪布拉格的女性精神療養院 Bohnice,他在前六個月沒有拍照,在相處中認識病患,逐漸了解人們在脆弱時有多麼相似;2003 年開始的創作《遠方的獵人》則拍攝捷克人眼中,經常群聚飲酒、胡亂掃射動物的獵人,他進入山中,捕捉他們專注沉靜的工作瞬間。


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張雍《她們》。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張雍《她們》。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張雍《遠方的獵人》。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張雍《雙數(MIDVA)2010-2028 I》。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


本次展覽除了平面攝影,也展出數件錄像作品。《雙數(MIDVA)2010-2028 I》將女兒的成長點滴拍下來,掃描底片並將它製作成動畫,配樂是斯洛維尼亞文的教學 DVD,配音員唸出一個個單字,與家庭成員互動的畫面交織,給人私密、溫馨的感受。

「MIDVA」是斯洛維尼亞文的「雙數」,張雍認為,這好比攝影師與被拍攝者的關係:「拍照像是在調收音機的頻道,去找到對方正確的頻率。人的故事可以拍一輩子,就算是拍同一個人,隔一天去,他會不太一樣,你也會不太一樣,這也是拍攝人物讓我上癮的原因。」


--
拍攝東歐難民潮 張雍鏡頭記錄人生無奈
非池中藝術網,看精彩的藝文影音,讀優質的藝術新聞。非池中立志搭起網路讀者與藝術欣賞間的橋樑,我們深信,藝術能用最易懂的形式,用網路訊息即時與快速的特性,讓更多人欣賞與了解藝術,用藝術改變社會。


延伸閱讀
唯一能掌握的東西!敘利亞難民手機中的回不去
我們是跨性別、難民、警察!微軟獻上暖暖的和諧藝術
這一家有點不一樣!來 IKEA 體驗敘利亞難民的生活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非池中藝術網------

非池中藝術網

200 年來首度發現!全新藍色你想怎麼命名?

【台灣設計】收藏清晨的第一道日光,日出膠台給你天天好心情

推薦閱讀

更多攝影集

更多非池中藝術網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