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美館)在館方與社會各界偕手努力下,完成了法人化的重要里程碑。在這承先啟後的時間點,今年夏天高美館以「典藏」作為關鍵字,策劃了一系列的展演。《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是由策展人柯念璞和高美館團隊呼應《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所特別策劃以高美館所蒐藏之經典作品及由館際合作借展藝術家張照堂及郎靜山兩件作品(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架構出本檔關於台灣藝術家以身體體現殖民歷史下非西方藝術史的思辨及與歷史及社會對話的展覽。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將身體視作展現靈魂或意志的場域,承載著思想、文化、意識型態並且執行人的意志,同時也是靈魂感知這個世界最直接的工具。但由於身處東方文化圈含蓄而內斂的氛圍,讓台灣社會對於裸露懷抱著先天的距離感。讓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對於身體這個元素大多採取迴避的態度。當然,文化的風格不應該被單一價值觀所評價,但卻依然是相當值得研究的命題。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希臘語:Πλάτων)認為,不朽的靈魂與會凋謝的身體是存在於不同的時間軸線上的,這種二元對立也成為「意識的價值」討論的立基點之一。本次展覽藉由宗教與慾望、戒嚴與解嚴、壓抑與自主等各種對立的概念,來探討在不同的立場處境之下,人們和身體相處的方式。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侯俊明,《戰神》。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策展人藉由本檔展覽,來討論台灣美術史中對於從裸體視覺語言的引入,到藝術家以身體作為隱喻延伸至歷史、社會及性別意識的批判美學的脈絡,但在空間規劃上並非以身體形象意義上的類比來作為動線,而是以作品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對話與重組作為展覽空間的首要考量。藉由不同作品間的對照,提供觀眾們另一個觀看和思考藝術品的方式。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聚焦討論台灣從1920年代至今的身體觀。呈現在不同階段的台灣,因為歷史與社會環境,人們對身體的理解及對待方式的轉化。台灣藝術史上對於裸體凝視的啟蒙,承於日治時期接觸裸體繪畫及雕塑的情境。同時也受到了五四運動的影響,「裸畫」也是在此「文明開化」的意識型態之下被學習及採納。但卻又經歷了國民政府的戒嚴壓迫,身體作為視覺語言的隱喻在禁錮的時期也形成特殊的轉化。直到在解嚴之後,才逐漸多元,形成當代兼容並蓄的樣貌。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陳澄波,《裸女坐姿冥想》。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相似議題的策展主軸,會因為場域背景的轉換而呈現差別。但無論是來自歐洲的《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或是提供台灣地域性參照的《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觀眾們在感受美學的同時,兩者相同處與不同處也映照出了幾個問句。我們的身體解嚴了嗎?我們的意志真的自主了嗎?我們身體的處境是否有進步了呢?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透過呈現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們關於身體的作品,開啟了觀眾不同的視點。由帝國主義出發、到文化冷戰時期,引導到現今的社會環境。呈現了歷經國家管控到新自由主義的視覺語彙。讓觀眾們檢視歷史、社會、靈魂與身體的想像甚至可能。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陳界仁《瘋癲城》。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參展藝術家:
郎靜山、侯俊明、許淑真、張照堂
謝春德、楊英風、邱潤銀、陳澄波
陳夏雨、陳界仁、陳瀅如、顧福生


更多展覽資訊請點這裡


--
台灣的身體藝術史 高美館《靈魂的墓穴、神廟、機器與自我》
非池中藝術網,看精彩的藝文影音,讀優質的藝術新聞。非池中立志搭起網路讀者與藝術欣賞間的橋樑,我們深信,藝術能用最易懂的形式,用網路訊息即時與快速的特性,讓更多人欣賞與了解藝術,用藝術改變社會。


延伸閱讀
「築步.逐步」:北美館打造全民化空間,引領觀眾攜手共創下一階段的美術館里程碑!
靈魂引起的共鳴!孟克《吶喊》將於今年秋天首次展出於東京都美術館
海至《光約》 溫柔訴說愛的約定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本文經授權引用自友站 非池中藝術網 ------

非池中藝術網

【Maker Hatch Day】使用者體驗擺第一,穩定中尋求多元進化的 PING DUAL 系列 3D 列印機

多層堆疊趣味模組化裝置「MultiPly」,2018 倫敦設計節亮相

推薦閱讀

更多看展覽

更多非池中藝術網

大人物 大人物小明

多讀一篇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