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除了叫的飯沒來等很久的賽德克巴萊下集,Uniqlo也在台北街頭繼續開新店寫下平價時尚續集。不管消費者對商品定價指指點點,Uniqlo還是馬照跑、舞照跳一口氣來個華麗三連開,而且接下來三年內要開到一百家店(是要來炒房嗎XD)。眼看著Uniqlo要開100間,同屬平價快時尚集團的Zara把第一間店開在101來獲取心理上的勝利,H&M不想三缺一也得來。國際平價時尚品牌牽手一起來,消費者也一直買一直買。揪竟,買賣之間藏著什麼玄機?
這是一張心靈寫真,它完美呈現了消費者的心理狀態 XD
品牌想什麼
要享受跟國際同步的時尚終於不用再辛苦出國(出國玩一點都不辛苦啊),雖然等很久,不過終於讓台灣消費者等到這三國鼎立進駐,時尚地圖上又多了一片拼圖。除了明顯「有錢賺就來」的邏輯,還有什麼理由迷路這麼久的平價時尚三巨頭忽然找到來台灣的路?或許我們可以從一些3C消費產品的銷售模式找到答案。
像iPhone 5、Wii這種話題性十足的產品,剛開賣是不會流浪到台灣的,因為在廠商的圈套裡,台灣常常都排在比較外圈,等到內圈地區賣夠了,才往下一圈拓展。這時候…還是沒輪到台灣,請再等一圈XD。Uniqlo、Zara、H&M差不多也是這麼在折磨消費者造福水貨商,好一個有錢大家賺!
消費者買什麼
要讓一個人覺得東西好吃,餓個幾天保證什麼都好吃XD。因為品牌無意中醞釀成一種看得到吃不到的飢渴狀態,加上出國必買、不買別回來的江湖規矩,在產品品質不差搭配有力的行銷包裝下,原本平價的品牌也發酵變成了名牌。可以用還算平價的錢買到此牌只應國外有的名牌,那是說什麼也要搶的,就像07年的我不是塑膠袋。
於是平價快(?)時尚這樣一個外國、而且是負擔得起的名牌,以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方式在台灣大賣。舶來+名牌就像是王建民+郭泓志這樣的勝利方程式,難怪在不同型態的產品都能見識到假進口、真台貨啊!當然如果只是這麼解讀,你就小看了Uniqlo在媒體上花了多少力氣鴨子划水、甚或是每次都能打中紅心的行銷活動在全球打造的創新品牌形象。
Uniqlo經驗或許能讓辛苦推廣好物的台灣設計品牌更了解大眾消費者習性,找到容易跟人們接觸的祕方,像是把自己包裝成外國名牌再從國外賣回來(大誤)。照設計師們讓產品回歸純粹本質的習性來看,要把自己包裝成名牌恐怕也沒幾個人下得了手。不斷提高產品品質,搭配適當的媒體策略及創意行銷,這樣的賽德克巴萊模式,或許才是正道。
本文同步刊登於大中華酷獵網。大中華酷獵網有更多城市生活的酷故事,歡迎加入酷獵網粉絲頁和我們一起發掘更多生活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