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Kosaku Mimura/Nikkei
總覺得這幾年社會氣氛一直處於一種浮躁、不安的狀態,對於許多公共議題,關心的人變多了,但隨之而來的紛爭也越來越多,像是道路開發、重工業投資等政府、企業界認為能夠帶動經濟繁榮的政策,在推動時卻面臨民眾的反對和抗議,回到過去「環境保護與經濟活動是否能魚與熊掌同時兼得」的討論迴圈中。
Photos by Mizuo Watanabe/Asahi
1968 年的萱島駅 / Photo via me de miru neyagawashi no hyakunen
在日本,這類型的問題也一直存在著,像是大阪中央區的東北近郊的萱島駅,有一棵大約七百多歲的大樟樹,從車站 1910 年落成啟用,就一直樹立在車站旁,和車站一直比鄰而居六十年,然而隨著人口增加,過多的人潮使得車站不堪負荷,而面臨擴建壓力。1972 年站方通過車站擴建計劃時,決定將樟樹一併砍掉。
Photo by Studio Ohana
由於這棵老樟樹與當地的神社有關,因此當地居民發現站方有意砍樹時,引發了很大的反彈,甚至出現許多不可思議的傳聞,像是有人在砍了樹枝的當天,就出現了高燒的症狀,使得當地流傳著樟樹生氣、砍樹會招來不幸的說法,或是有人看到有一條白色的蛇盤踞在樹上,不肯離去,或是有白煙從樹上冒出來(但也有可能是一群蟲子在作祟)。
Photo by Studio Ohana
由於居民的強烈反彈,迫使站方同意更改車站設計,將樟樹留在原地,建築師在車站屋頂切出了一個長方形的洞,讓樟樹得以留在原地,繼續向上生長。車站擴建工程從 1973 年開始進行,1980 年完工,多虧了當地社區的強烈動員,以及一點點的迷信,如今這棵樟樹依舊屹立於車站中,而萱島駅也仍然是人來人往、十分熱鬧的車站。
Photos by Studio Ohana
環保和經濟發展是不是只能站在對立的兩端?從萱島駅的例子來看,似乎並非如此,但萱島駅的例子是否適用於其他案例?可能又不見得如此,使得這個難解的問題,勢必會繼續吵下去,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許多政策的規劃與制定,將會面臨更多挑戰,需要更多的溝通、調整、妥協和堅持,才能確保環境生態與經濟成長的平衡和永續發展。
絕美秋日奇景,中國千年古樹灑下滿院金色樹海
在大自然的懷抱下擁抱信仰,紐西蘭全樹教堂
用十四年時間,尋找百年老樹之旅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