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被攝者是誰,首先這是一部形式點題、敘事清晰、製作精良的音樂紀錄片。但拍攝這部電影的起心動念,並非像《尋找甜祕客》是導演為了一窺謎樣的真相,或《一級危險》那樣出自老友間的惺惺相惜,它其實就是林老闆(樂迷哏)交辦的一項任務,但這事兒辦得真好,直接辦成了工商簡介最高等級之教材(無貶義)。
音樂紀錄片拍得虛無飄渺的很多,比如《Arcade Fire:另一面》,甚至史柯西斯的《電光滾石》都給人一種看到懵掉之感,故本片最教人讚許之處,在於採取了完美吻合產品(樂團)精神核心的觀點與切入角度,彼此相輔相成,將精髓再進一步提煉成結晶。何為 X JAPAN 此團與 YOSHIKI 此人的核心?簡言之即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所以劇情設計上必然要使用恢弘大敘事與之匹配,「對死與重生的思考」便名正言順成為主軸,同時這個極度日式的母題,也只有日本人尤其是藝術工作者最能精準詮釋。
這邊暫且岔出一條路,試著闡述日本民族特別是與 X JAPAN 處在同世代、同類別搖滾樂團的心靈狀態,以便理解當時這股現象的形成。他們大多是能夠淋漓展現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一類人,對使命、紀律、群體榮譽執著到近乎執迷,如置生死於度外般,朝著目標理念往死裡幹,隨便看任何一員的訪談,人人都講得出深層且肉麻、讓人雞皮疙瘩滿地的輝煌談話;華麗搖滾大概也只有在日本才可能壯大成一個主流派系,因為配戴角色面具之於他們,實在太需要又太熟練了,那本來就是社會上普遍的生存必備品,那麼要進入一套衣裝造型被上身成另一個自己,也不會是什麼難事,而其他民族若想如法炮製,通常都會顯得可笑掉漆,因為沒人比他們更認真看待「扮演」這件事。
於是,宗教儀式化的舞台演出,搭配底下或作望彌撒狀,或掩面垂淚,或聖靈充滿貌的觀眾,就是理所當然的發展態勢。以上看來好像冷眼旁觀事不關己,但 X JAPAN 創造出的九0年代 Visual Rock 關聯場景,我其實是相當熟稔,並且也曾攪和在其中的。
回歸正題,一部以「日本樂團去美國公演」為楔子、美國導演攝製的紀錄片,在兩造氣質相容性上能夠全無違和感,可能得歸功於 YOSHIKI 本人以流利英文擔任說書者,居中串起東西兩個世界;而樂團軌跡完整度上,極早期在電視節目中搞笑演出的灰歷史果然被省略,YOSHIKI 神經大條的一面比方在演唱會介紹團員時說出人家本名之類的事當然也沒出現,唯一揭露的趣事只有他和主唱 TOSHI 一同回憶當年 X Japan 初到美國,被路人問「Do you have Ex?」(指 Ecstasy 搖頭丸,亦是他們自己的唱片廠牌名稱)時,眾人曾傻里傻氣回答「NO, We are X!」。
既是史詩格局的紀錄片,「對後世的影響力」環節肯定不能少,樂迷們一一自白被他們的音樂拯救,好像很老套卻又無比真誠,畢竟以憤怒和痛苦做為推動力,但又蛻變出積極正面意涵的創作,才最具療癒和激勵效果,人類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約莫就是竭盡己力做些有趣之事,好讓其他人也覺得世界是有意思、值得活的,這部片與這個樂團最終要傳達的信念,亦曾出現在《金甲部隊》的片尾台詞裡:「I'm in a world of shit. Yes. But I am alive. And I am not afraid.」這固然已是八0年代的價值觀,到了一切都翻盤的現在又該如何呢?搖滾一直以來都告訴我們,不要害怕把它找出來。
------作者簡介------
孫志熙
現從事電影與文字工作
吞食電影並永遠感到飢餓
【電影吞食部】死去的勇氣,重生的勇氣。─《最後的詩句》
【電影吞食部】我們還是需要一個歷史控的魏德聖─《52 赫茲我愛你》
【電影吞食部】導演生涯路上的第一道隘口─《再見瓦城》
「大人物噗浪」跟「大人物臉書」跟「大人物G+」 你....還沒加嗎?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