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台灣現在還在營運的老戲院,就不得不提到臺南最具代表性的全美戲院了!戲院外牆上掛的顏振發師傅手繪的電影看板可能是一般大眾對全美的最大印象,不過只要仔細觀察戲院建築外觀,就能發現許多細節看點;遠足文化近期出版的《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經作者王振愷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籌備,記錄著我們熟悉卻不甚了解的全美戲院沿革,大井頭是什麼?全美戲院的前身是什麼?這座二輪老戲院 70 年的精彩歷史都收錄在《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一書中!
戲院文物百寶盒
目前今日.全美戲院為數豐富的文物,光是建築體本身就保存了戰後初期的戲院原貌,建築外部即使現在被巨幅的手繪看板遮住,頂樓陽台牆面上「THE FIRST CHUANCHEN THEATRE」(第一全成戲院)的字樣、蝙蝠與海馬裝飾仍完好地鑲嵌在水泥上頭,沒有被時間所侵蝕。
全美戲院建築頂樓陽台牆面上「THE FIRST CHUANCHEN THEATRE」(第一全成戲院)的字樣,外牆上裝飾著蝙蝠、海馬和菱形圖騰,呼應了 1920-30 年代 Art-deco 裝飾藝術的風潮。(攝影:陳伯義,遠足文化提供)
蝙蝠與海馬的裝飾圖騰可視為當時期流行的 Art-deco 裝飾藝術風潮的在地實踐,牠們在臺灣文化裡都是吉祥的動物,分別象徵著「五福臨門」與「多子多孫」,也是創建者歐雲明先生對於戲院能生意興隆、繼往開來的期許,今日.全美戲院也曾將兩種動物作為戲院吉祥物,讓觀眾用陶土捏塑,進行復刻、彩繪。
不過天台上的屋頂就沒像外牆上的字樣那麼幸運,2005 年夏天由於颱風的襲擊,使得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老屋頂嚴重破損,甚至導致戲院內部漏水,原本的屋頂結構採用木作打造,並在西式的檜木桁架上方再罩上一層水泥屋瓦面,這樣日式工法具有防腐防震的功用,但最後還是敵不過時間與風雨的夾擊。
2006 年全美戲院進行屋頂翻修工程(遠足文化提供)
全美戲院於隔年 2006 年進行屋頂的翻修工程,將舊有瓦片的拆卸下來,用仿製的鐵皮進行包覆,當時將拆卸下共計兩千塊以上的瓦片開放給民眾索取紀念,每一塊瓦片特別製作證書,也東西南北順序標示上流水編號,以餽贈儀式重新串連起全美戲院與市民間的關係。
2006 年,李安以《斷背山》再度席捲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前夕,全美戲院特別將屋頂取下的第一片老瓦片,將其編號為 001,優先致贈給李安導演,以雙關祝福他成為「全美第一」,也將故鄉臺灣的熱情與祝福傳遞給他。此外,全美戲院也將之分送給奇美博物館、臺南藝術大學等文化單位。
2007 年全美戲院推出「電影百寶盒」(遠足文化提供)
延續著以戲院屋瓦作為紀念物的經驗,全美戲院同樣挪用電影文物再利用概念,在 2007 年順勢推出「電影百寶盒」──以過去裝著膠捲的片盒為禮盒,內含有一段隨機的三十五釐米膠片、兩張復古電影招待券、兩張戲院 VIP 會員卡、一片全美戲院故事紀錄片 DVD,以及一套特製的圓形手繪電影看板明信片,提供給不管是資深影迷或是過路的觀光客選購,這個文創大禮包最後還榮獲當年府城最佳伴手禮獎的榮譽。
本文節錄自遠足文化書籍《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實體出版書籍。
延伸閱讀
專訪 / 數十年如一日!台南全美戲院國寶級電影手繪看板大師顏振發一甲子的「畫」途
專訪 / 老戲院文化的守護者與新世代傳人:全美戲院主理人吳俊誠經理
民國二〇年代日式老戲院「戎舘」台南國華街口再現!懷舊海報、售票亭等耗時2年復刻重建
追蹤大人物
大人物 Telegram |大人物FB|大人物IG |大人物LINE@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