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疫情趨緩後,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與「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等展覽皆展出了精彩的內容,廣受各界好評。而即將到來的2022年,北美館也預計帶來包括台灣各世代藝術家的個展、英國時尚設計師瑪莉官(Mary Quant)與德國觀念攝影藝術家托馬斯.德曼(Thomas Demand)的兩檔重量級國際合作大展,以及2022年度重點策劃展「臺灣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等共10檔展覽,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重點展覽吧!
臺北美術獎2018年首獎展《混沌邊界》—王連晟個展|2022.01.15-2022.04.17
王連晟延續其2020年個展「意識邊界」的創作脈絡,在本次展覽中將展出五件裝置作品,藝術家試圖捕捉在機器中介社會的當下,人與機器的意志與權力關係:機器原為人所用,當今科技巨擘的演算法卻能自動開採人性,人機介面日趨模糊,而在彼此擴張的意識邊界上,此混沌的系統將形塑何種未來?
《小中現大》:蕭麗虹的臺灣當代藝術收藏|2022.04.16-2022.07.17
王德瑜,《No. 80-1》,2015,布料、塑膠氣袋,50 × 50 × 50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陳順築,《白色的傳統》,1992,攝影、木框,43 × 30 × 6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臺灣當代藝術的重要推手蕭麗虹(1946 - 2021),2021年將其生前近四十年來所收藏、出自於26位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作品共43件捐贈予北美館,具體而微地映現當代藝術多元化發展的樣貌。本展從這批捐贈作品中選件,以自1980年代末期至2010年間創作的空間或環境裝置為策畫主軸,並以詩文、繪畫、雕塑等作品構成獨特場域,佈設出新的詮釋空間。
《小中現大》藝術家系列個展:何孟娟、江凱群|2022.04.23-2022.07.17
「空間迷向—何孟娟個展」的主要鋪陳軸線為藝術家於2013年開始執行的「魏斯貝絲計畫」,透過攝影、空間裝置等媒材,呈現創作者居住於紐約非營利藝術聚落「魏斯貝絲藝術公寓」的日常樣貌,試圖探求生命在不同處境之下的可能性;「江凱群個展」則以藝術家作為一名旅行者的角度展開書寫,作品重現江凱群遊牧式的經驗,他藉由蒐集歷史見聞、日常軼事與民俗遺跡,運用不同媒材融合自我觀察的方式,探究聚落與貿易的主題。
《小中現大》洪瑞麟個展|2022.03.19-2022.07.31
洪瑞麟,《準備上工》,1957,墨、淡彩、紙,38.5 × 54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洪瑞麟,《日本雪鄉》,1966,鉛筆、淡彩、紙,28 × 21.7 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洪瑞麟(1912-1996),其作品一直是臺灣美術史上勞動寫實美學的代表象徵。本檔展覽將以洪瑞麟長子洪鈞雄2020年捐贈北美館之151件作品為核心,包括早期大稻埕、日本寫生的珍貴素描、水彩及油畫創作。展覽將結合文獻、影音紀錄及專書出版,延續洪瑞麟對土地的情感,以及礦業歷史等大時代脈絡,進而交織出臺灣現代化進程的時代縮影。
《小中現大》李義弘:回顧展|2022.04.02-2022.07.03
李義弘,《立霧溪洸》,2004,水墨設色/日本京都赤麻紙,270 × 21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李義弘,《遊園圖》,1995,水墨設色/宣紙,193 × 49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李義弘:回顧展」是藝術家長達55年的藝術生涯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展出。李義弘早年追隨書畫名家江兆申,從傳統山水繪畫入手,繼而導入自然與風土實景發想創作,更於近年發展出具空間構造性的山海繪畫,確立其獨創一格的現代水墨藝術風貌。展覽將循「造景」與「寫景」兩大脈絡,梳理「想像」與「再現」兩種創作思維如何於其藝術實踐中既平行發展又相互滲透,融匯出卓然成家的獨特景觀。
瑪莉官回顧展|2022.05.28-2022.08.28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瑪莉官(Mary Quant)是1960 年代英國代表性的時尚設計師,其設計風格受到1950年代舞者、樂手、街頭風格以及現代主義的影響,以獨特眼光與新穎設計翻轉時尚的定義,成功使迷你裙、緊身褲、背心裙成為風靡一整個世代的單品。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本展由倫敦維多莉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策劃,將呈現瑪莉官1955年到1975年之間的知名代表作品,超過120 件服飾、時尚玩偶、化妝品、照片及雜誌等,完整呈現瑪莉官如何創造並定義往後數個世代的時尚風格;此外,透過呈現自瑪莉官本人、公共及私人收藏的服裝照片或服飾原件,展覽體現上世紀中葉蓬勃變革浪潮下的時代文化縮影。
藝術家系列個展:張徐展、蕭筑方、陳庭榕、曾慶強|2022.08.13-2022.11.06
張徐展個展「流動a文化」將以空間錄像裝置與複合媒材,探索臺灣與世界文化的普世性連結,如音樂、口傳故事在流通時如何產生在地化的變幻等,發掘各文化之間的相似性與異質性。蕭筑方在個展「太好了!找到了!」中延續多年來的繪畫創作,在游移於不同的繪畫媒介與技巧,及其所牽引的個人創作狀態之際,記錄著生活中的奇想或情緒,像是單格漫畫般充滿戲劇性,也是反映日常的故事篇章。
陳庭榕則以她近年來對政治宣傳聲音武器、權力體系、記憶和身份的創作關注開啟個展「複句」,將以聲響頻率、文字、運動、視覺形態共同營造場域,觸發觀者不同的感知和聯覺互動,帶出複數的敘事與時空經緯。曾慶強個展「痛苦與愉悅」以黑色幽默探討我與我、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時而荒謬又時而悲哀的糾結,同時也從彼此所延伸出的對立、感情消耗、自由和限制關係中發覺日常樂趣。
托馬斯.德曼|2022.07.30-2022.10.30
托馬斯.德曼,《太平洋太陽號》(截圖),2012,錄像,2分02秒。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托馬斯.德曼,《日常 #22》,2014,轉染法 | 框裱。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德國觀念攝影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1964年生於慕尼黑,主要在柏林和洛杉磯等地活躍創作,作品以大型的攝影及影像作品著稱。德曼創作題材多取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報導圖片與影片,他先以紙材模型鉅細靡遺地重建現場,最後透過鏡頭的角度與構圖,試圖以忠於事實原貌的手法,複製這段歷史場景並重述所謂的真相。本展覽集結約80件大件平面作品、壁畫輸出以及9部動態影像,匯集藝術家四個重要的創作系列,可以完整看到德曼如何處理攝影影像與真實世界之間互為表裡的對位關係,以及他對當代社會中影像文化慣性與認知悖論的提問。
臺灣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2022.11.26-2023.02.19
感謝圖片授權與提供:王俊傑、李銘盛、吳忠維、林啟南、林鉅、高重黎、陳界仁、陳福鑫、劉振祥、劉婉柔、黎煥雄(依筆畫順序)。圖像由北美館提供。
展覽緣自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所支持、歷時兩年的研究計劃,企圖透過訪談調查以及書寫,探詢「跨領域」在臺灣藝文發展歷史中的相關線索,從文學思潮、電影、劇場到視覺藝術各個領域的連結和騷動,拼構出以人以及各種關係所產生的創造能量。
展覽聚焦於跨領域開端的1980年代,當時因經濟起飛、外匯積累,資本流動讓各種空間實驗獲得支持,而在戒嚴時期的封閉下政治則逐步自由化、民主化,促生了各種新社會場域的創造與連結。80年代的跨領域自我啟蒙是臺灣的當代文化基因,此時期及其前後的各種藝術表現,皆與臺灣社會、政治、經濟有著密切互動。本展企圖同時回應歷史時間、生態環境、個體實驗與思想空間,以再現公共化、商業化、文化社群與前衛實驗在台灣1980年代的嶄新面貌,並以「跨領域」作為臺灣科技、藝術與知識共構的原動力回應當代藝術思考。
臺北美術獎2019年首獎 楊登棋(登曼波)個展|2022.12.03-2023.02.26
2019與2021年登曼波完成了以個人生命經歷為軸心的作品《父親的錄影帶》及《碧兒不談》,透過由攝影作品及裝置編輯而成的影像詩歌,記錄了他實際參與的台北地下生活,紀錄中的群體包括變裝皇后、跨性別與非二元的酷兒族群。本次個展登曼波將持續關注酷兒族群、性少數、公眾與隱私的議題,以其在旅行中相遇的各類酷兒作為樣本與對照,揉雜不同時空、不同世代的觀點與對話,譜出流變中的酷兒群像,以及網路世代對性或身體主權的再主張,直面慾望或慾望窺視間的談與不談。
追蹤大人物
大人物FB|大人物IG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