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唯一太空相關事務專責機構國家太空中心(Taiwan Space Agency,簡稱 TASA)於2023年正式升格成行政法人,並同步啟用全新品牌識別,委託企業轉型顧問和擅長整合設計的 Rytass,並邀請設計團隊 Local Remote(本地遙控)操刀!
TASA始於1991年的國家太空計畫室籌備處,2003 年納為國家實驗研究院轄下之國家太空計畫室、2005 年更名為國家太空中心。隨著成功執行福爾摩沙衛星一號、二號、三號、五號、七號等計畫,逐步建立起台灣太空科技自主能量。2023年正式升格並改制為行政法人,拓展更多新任務,持續於尖端太空科學中探索。因此在品牌工作坊中擬定策略,發展出「直面未知,探索不止」作為品牌傳達訊息的核心,期望能以品牌識別作為載體,與大眾溝通,同時引領產業發展,推廣科學教育。
升格後的TASA全新Logo以穩定的幾何結構三角和六角形作為主體,並以動態思維切入,持續的內外凝聚和擴散,菱形則以原民文化紋飾啟發「天空中的眼睛」呼應島嶼,傳達出「直面未知,探索不止」的品牌精神,並搭配國內首創公部門擁有兩個全套客製歐文字體「探空體(TASA Explorer)」和「衛星體(TASA Orbiter)」,以及完整的視覺規範和網格系統,透過嶄新完整的識別系統,為台灣在太空事務的開展,寫下新的篇章。
負責品牌視覺設計的 Local Remote以三維空間作為圖像思考,在研究中發現大多數太空科研機構多以飛行器、衛星裝置、飛行軌跡作為視覺設計的元素,但其實太空科學的世界不僅限於飛行,因此他們從太空艙和太空望遠鏡最為常見的幾何結構下手,以微觀角度來切入,以最為穩定「三角形和六角形」做為基礎繪製,以圖形上的向內凝聚體現科研團隊合作精神,向外展開代表輻散探索;標誌右下角的菱形則來自於原民文化中傳統紋飾「天空的眼睛」,並以縱向形狀呼應島嶼輪廓。整體以嚴謹和精準的幾何形狀構成,象徵科學,而不斷的內旋和外轉,體現凝聚和傳承,並搭配客製字型「探空體」與「衛星體」呈現完整的品牌意象。
「探空體」和「衛星體」首個公部門擁有兩套完整歐文字體
負責統籌品牌識別專案的Rytass策略長甘韋分享,國家太空中心是台灣第一個擁有兩套完整客製字型的公部門。他表示,許多尖端和菁英的品牌、學術機構都會使用客製字型來呈現品牌的特殊和稀有性,作為品牌的完整性。而客製的衛星體,呼應 Logo 從微觀和幾何的純粹角度切入,標準字由字體組合,象徵太空產業有更多的可能性,透過字體來一致性的呈現。
客製字型探空體(TASA Explorer)
客製字型衛星體(TASA Orbiter)
Local Remote 創意總監劉書堯(Brian Liu)提到字體與太空產業的發展,不得不提到經典字型「Futura」。人類太空史最具標誌性的阿波羅 11 號,1969 年首度登陸月球,任務使用的登月紀念碑即是使用以未來命名的「Futura」字型,是歷史中第一個離開地球表面,首個登月的字體。「探空體」受「Futura」的幾何骨架啟發,融入TASA標誌中的銳角與俐落的切角,設計成更具獨特性的字體,在未來將作為大型標示使用,如機體編號、衛星計畫縮寫;而衛星體則是以現代的 「Neo-Grotesque」 無襯線體為基礎,融入垂直與水平的筆畫,代表國家太空中心的穩重與學術精神,規劃作為日常文書的使用。特別一提,「衛星體」針對不同使用情境、級別與適用的字體大小,如標題、小標題與內文等,分別設計了主標題(Display)、中標題(Deck) 與 內文(Text)三種視覺尺寸,符合中心多樣文件的使用。
傳遞訊息作為品牌識別的第一要素
有別於許多品牌識別設計以視覺著手,Rytass 以「傳遞訊息」切入。在進入設計前,以 3 次的品牌工作坊和全組織的調查,來探索品牌的精神和核心價值,避免圖片的討論,以及主觀的觀看,進而帶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再進行視覺表現的呈現和討論。經過 2 個月與品牌小組的討論,國家太空中心歸納出自信、前衛、開放具有想像力、學術專業、國家安全等品牌要素。Rytass 策略長甘韋表示,「我們作為一個企業轉型的顧問,設計是營運中的一環, 也是溝通的一部分。在每一個設計專案,我們都會尋找適合的團隊,我們以顧問的形式作為客戶和設計師之間的橋樑,用兩方都聽得懂的語言,在策略和設計上引導對方,讓視覺能夠傳達客戶想要傳遞的訊息。」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培養新一代的太空生力軍非常重要,台灣的太空夢是屬於每一代台灣人的。這套全新的識別標誌融入了年輕世代對太空中心的想像和使命感,期待新的視覺能凝聚台灣民眾對太空事務發展的認同,讓我們在不久的將來能一起見證 TASA 標誌在太空軌道中飛行,帶領台灣走向更寬廣的路。」
圖片提供:Rytass 和 Local Remote
追蹤大人物
大人物FB|大人物IG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