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空總C-LAB)「FUTURE VISION LAB」計畫以數位實驗建築打造的移動式戶外穹頂劇場「DOME 」升級成功,內部直徑達15 公尺的超大尺度,同時可容納超過百位觀眾,繼今年臺灣文博會讓觀眾驚艷並排隊觀賞外,第二階段精彩節目展開,將持續展演至12月24日!
升級版戶外穹頂劇場在2023台灣文博會首次亮相,以總解析度達10K的「裸眼VR」效果與震撼音場,展期間吸引民眾大排長龍。10月14日至12月24日「FUTURE VISION LAB 2023」將開啟今年第二階段展期,以「SAT Fest」單元、「徵件」、「策劃邀請」、「校際培育」等不同播映單元呈現。現場展演並與表演藝術演出跨界呈現。「未來視覺派對」則規劃多位藝術家同台登場,並響應C-LAB聲響藝術節的實驗作品等內容,攜手國內外共26組藝術家與創作團隊,呈現風格多元的沉浸式作品,放映作品數量為歷年之最,持續引領對未來視覺的想像,回應跨域創作的實驗精神。
「SAT Fest」單元共展映7件作品,首次與長期投入穹頂劇場展演的加拿大SAT科技藝術中心(Society for Arts and Technology,簡稱SAT)串連放映,邀集來自加拿大、德國、法國、美國等地的創作者,作品選輯風格多元,觀眾可飽覽穹形影像豐富多樣的面貌。
「SAT Fest」展出作品中,莉迪亞・雅科諾夫斯基《導論:計量經濟學》(加拿大)將曲線從經濟學理論中解放出來,帶觀眾進入充滿生氣的數據宇宙中。
塞巴斯蒂安・拉布魯尼和克萊門特・普泰格納《風信子・XYZ》(法國)透過微觀視角詩意地重新看見微小卻平凡的美好事物。
張味迪、戈維璐、蘇少禹《星際》(美國)以機械視覺的多尺度發掘開啟藝術想像。
馬爾滕・艾薩克・德希爾《蜂湧》(德國)呈現出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土地枯竭與破壞。弗朗西斯・阿代爾・麥肯齊《蘭花與蜜蜂》(加拿大)歌頌大自然的奧秘與生命的力量、大衛・加德納《奶奶的房子》(加拿大)傾訴著記憶和失智症的故事。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迷宮》(德國)呈現出意想不到的空間視覺衝擊。
徵件策劃多單元展映 踏入未來視覺的奇幻之旅
「徵件」單元共徵選6件精彩作品,包括吳秉聖《靈魂的副翼:穹丘》,從神話、宇宙探勘、科技、自然、AI等子題中,提煉出以聲音與影像為主體的敘事。
傑瑞米・歐里《EXO CORTEX 2.0》探討AI、機器人、催眠、數位景觀等奇幻經驗;楊・布勒的《原料》透過3D掃描自身形象,結合音像藝術呈現特殊的沉浸體感。
此外,還有3件文博會展期未曾曝光的全新作品,包括中國藝術家彭可透過《物質拓撲》探索物質尺度的建構,引發觀眾對不同維度事務相似性和混亂中規律的思考;法國藝術團體1024 architecture 以宇宙中的聲音為靈感呈現《Space XY》;非/密閉空間則帶來結合傳統符碼與當代即興能量流動的《殘骸奇聲》現場演出。
「策劃邀請」單元作品包括玖格設計的《繁》,將自然與秩序交織而成的無限可能,轉化為抽象的視覺美學,讓觀眾持續在沉浸影像中探索無窮的奧妙與規則。
NANONANO的《narrative of landscape》描述地景敘事,當踏入那個充滿未知且殘破不堪的地景時,彷彿整個世界都變得靜謐起來,無法清晰辨別輪廓的遺跡在眼前展露出來。
此外,也邀請過往曾在 DOME 展演的團隊,包含XTRUX╳晟、魏廷宇、莊禾、黃偉╳鄭道元及蔡奇宏,帶來多元類型的精選作品改製重現。
跨界實驗與培育新秀 開展未來藝術視野
除播映的作品外,策劃團隊更特別跨界邀請備受矚目的表演藝術團隊「僻室」及「明日和合製作所」,窺看現場展演與沉浸影像互動的新嘗試。響應「C-LAB聲響藝術節」的部分,也將以純聲響形式呈現實驗作品;為培育更多沉浸影像的新興人才,連續4年持續規劃「校際培育」系列,再次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及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合作,期待莘莘學子的創意呈現;此外,12月也將匯聚多位音像、影像藝術家,共同帶來精彩的「未來視覺派對」現場演出,並策劃影像工作坊、藝術家講座等活動,相關活動細節將於C-LAB官網陸續公布,節目均採事先索票入場,固定於每週一12:00開放次週週末的活動報名。
FUTURE VISION LAB 2023 展演資訊
展期|2023.10.14 (Sat.) – 12.24 (Sun.)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東草坪
官網|ACCUPASS 索票
追蹤大人物
大人物FB|大人物IG
若想分享創意或新聞訊息,歡迎寄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