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

特色日式豆皿小碟、筷架和杯墊!金箔啞光透明讓餐桌染上優雅風情

壓克力因為高透明度、平價、易於加工等特性,常被當成玻璃的替代材料,而有了各種千變萬化的應用。日本郵購公司 Felissimo 推出了以壓克力為材質的豆皿小碟和筷子托,本該是透明的壓克力,經過特殊處理後,變成類似日本和紙的啞光質感,熱壓上華麗的燙金箔,製作成豆皿小碟和筷子托,而搖身一變成了兼具日式優雅和現代輕奢華的餐桌小物,分別裝在桐木盒子中,送禮自用兩相宜。

Banksy 扮清潔工大鬧倫敦地鐵!新作老鼠大打噴嚏、把口罩當成降落傘,呼籲配合防疫措施


謝天謝地,防疫老是慢半拍的英國,終於願意宣布口罩令,要求民眾進入商店必須戴上口罩。戴口罩的確與西方衛生習慣或是民族文化不是那麼合拍,疫情爆發之初,許多西方人都認為,戴口罩就代表自己生病,反而能不戴就盡量不要戴,也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但就像解封時大家會討論性命重要還是錢重要一樣,要求民眾戴口罩,其實最後取捨的點,也是文化習慣重要還是性命重要。街頭塗鴉藝術家 Banksy 最近就用他的疫情新作,告訴大家戴口罩的重要性。

台灣獨一無二的匠人!微縮模型達人鄭鴻展的「微縮人生」復刻生活場景的溫暖幕後故事

投入「微縮模型」的世界雖只有短短 4 年,卻能發揮地淋漓盡致,近乎無人可匹敵的境界,大概也只有鄭鴻展大師了。「會接觸微縮模型是因為很療癒」曾獲得日本微縮模型比賽總冠軍的鄭鴻展老師如此說道。將台灣最真實的街景如實呈現,而且甚至可以「以假亂真」,以模型的照片騙過大家的雙眼,種種細節除了展現高超敏銳的觀察力,對於雙手製作與技術的考驗更是不在話下,無怪乎每每鄭鴻展大師一推出新作品,就能快速地引起在台灣生活過的人的共鳴。

台劇復興!專訪電視劇《做工的人》、電影《聽說》導演鄭芬芬:「戲劇帶來的療癒是最吸引我的事。」



鄭芬芬又編又導,打造出台灣首部以工人為主角的劇集《做工的人》 (圖片提供/鄭芬芬)

「如果做夢會過得比較快活,多做點夢又何妨?」2020 年母親節,由大慕影藝、凱擘影藝、台灣大哥大及華研國際音樂聯合出品的《做工的人》開播,觀眾也開始跟著主角「噗嚨共三人組」經歷了一場包裹了糖衣的發財夢。

《做工的人》改編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暢銷書,是導演鄭芬芬睽違七年之後,再度執導的台劇,在短短六集的篇幅中,她打破了主流與非主流、國語和台語、還有對社會階級的刻板印象,不但在 IMDb 獲得 8.4 高分評價,更為近年來的「台劇復興」再創新局。

月光海上聽音樂、山海走廊公路裝置藝術!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邊界聚合》 4 大新藝術作品搶先看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是一個深耕且生命力強大的活動,包含對環境議題的隱喻、對地球的關懷,是一個對自然環境的負責任、綠色等的觀念辦理,感受與認同這塊土地上所有發生的事物。」從2015年首辦迄今,「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廣獲各界好評,2020 年度以「邊界聚合」為題,凸顯及隱喻身處於歐亞板塊交界的東海岸生活是跟隨自然節氣律動的節奏激盪出強大的創造力與生命力。

給所有人的入門設計課!以杯子為發想,「設計展設計 a PIECE OF CUP」傳達設計思考也可以很簡單


設計不只是畫畫圖、搞一些創意!那什麼是設計?台灣設計館邀請旅日設計師林唯哲帶領選選研設計團隊策劃了一場以「設計思考」為主軸的原創展覽,自 2020 年 7 月 7 日至 11 月 15 日於台灣設計館 1、2 展間,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探索設計的基礎與本質。

策展人將設計思考拆解化為一連串看、想、做的 3 個步驟,並以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件 —— 「杯子」貫穿展覽。設計並非高高在上或只有好看的外表,策展人期望透過這堂給所有人的設計思考入門課傳達給觀眾,設計其實很平易近人,並且就參與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祿萊相機視角、經典自拍照!美國神秘街拍保姆攝影師《V.M. 薇薇安・邁爾》 8 大亮點作品公開

2020 年 7 月 4 日至 9 月 6 日,美國街頭攝影先驅 Vivian Maier 穿越時空登台,異角藝術精選其最具代表性的「 Street Photographer 」街頭攝影系列,於松山文創園區 1 號倉庫舉辦 2020 「 V.M. 薇薇安・邁爾攝影展 」。此次共展出 113 件作品,依照特色大致分成 6 大區域,展場採開放空間,以街道作為設計概念讓觀眾能夠自由穿梭其中。

《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移師高雄!新增瑰麗「紅色藝廊」經典畫作、空間更高大,3000 幅作品新面貌登場

全球巡迴超過 50 個城市、累積超過 600 萬參觀人次紀錄,台灣首個以世界級經典畫家為主題的沉浸式光影藝術展《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Van Gogh Alive)7 月 1 日於新光三越左營店 10 樓國際活動展演中心隆重登場!這次高雄站重啟,不僅以更高更大的嶄新空間設計,帶來與台北站截然不同的震撼感受,瑰麗的「紅色藝廊」亦將在高雄站首度曝光!展覽內容透過當代科技將荷蘭後印象派巨匠梵谷的《向日葵》、《星夜》、《麥田群鴉》等 3000 幅作品與珍貴手稿轉作動態影像,以高規格環繞巨幕投影展示,結合視覺、聽覺與嗅覺的多感官體驗,讓觀眾彷彿躍入跳脫現實的魔幻空間中。

上帝的建築師《高第:建築的想像》!法國沉浸式展覽以光影流動打造高第作品的奇想藝術

法國光影採石場(Carrières de Lumières)在今年 3 月 6 日分別推出了兩項以超現實主義為主題的展覽,分別是《達利:無盡之謎(Dalí: the endless enigma)》和《高第:建築的想像(Gaudi: the architect of the imaginary)》,前者以超現實大師達利(Salvador Dalí)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涯為主,後者則聚焦在達利的靈感來源——超現實主義建築大師高第(Antoni Gaudí i Cornet)。

以動態設計說一個共感好故事!專訪台北世大運、捷運形象短片幕後操刀團隊 Bito 甲蟲創意

你可能還沒聽過動態設計,就已經先認識動態設計了。舉凡電影片頭、新聞片頭,都是動態設計的傑作。動態設計卓越的視覺體驗,也大量的被使用在廣告、MV、短影片、頒獎典禮之中。甚至可以這麼說,有影像的地方就有動態設計。而動態設計的溝通真諦和其優勢,就是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激起觀眾們的情緒和感受。這也讓動態設計,成為新一代的溝通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