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

你也對手機過分依賴嗎?到 2018 阿姆斯特丹燈光節看看別人眼中的你


今年的阿姆斯特丹燈光節,Design Bridge 和藝術家 GaliMay Lucas 合作製作了一個名為 “ 被光吞噬 ” 的新雕塑作品,該雕塑對智慧型手機如何使我們全神貫注並逐漸遠離現實給出了意見。該作品會在一年一度的燈光節期間展出,時間為 2018 年 11 月 29 日至 2019 年 1 月 20 日。

木頭竟然軟的像麻糬?!不是魔術是藝術的「扭曲」


本該是硬梆梆的木頭,經過藝術家 Phil Young 的精心「 扭曲 」後,展現出驚人韌性,或者用力的張開後朝著四面八方延展,或者左右兩端各自以不同角度扭轉,或者呈現出被重擊後的凹陷痕跡,乍看之下,真的會讓人以為,擺在眼前的不是木頭,而是柔軟如海綿或是布料的材質,冒充成木頭的模樣,欺騙大家的眼睛。

台灣看板畫師謝森山的匠人魂!手繪電影看板一甲子「我的一切都是從電影彩繪而來的」


主角身影是否大小適中,還是背景過於突兀,要想成就一張讓人在第一眼就著迷,擁有搶眼視覺的電影海報大不易,然而拜數位科技所賜,想要哪種特效在短短時間內立即能做出萬千變化,然而在回到 30、40 年前,那個電腦還不普及的年代,電影海報又是如何生成呢?

電影台詞與海報的完美融合,找找你最愛的經典橋段


許多藝術家喜歡使用一些看似不可思議的媒介進行創作,像是把照片縮小後,重新拼貼出新的圖案,用 Excel 的格子勾勒出城市的天際線,可以想見這樣的創作過程,肯定是要花上許多時間,也考驗著藝術家們的耐心和專注力,但偏偏藝術家們卻都樂此不疲。藝術家 Mike Matola 也不例外。Matola 用手寫文字「寫」出一張張海報,藉由正空間和負空間的對比,一行一行的勾勒出海報主角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