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將 3D 列印是為快速有效得建造房屋的潛在解決方案,隨著一對荷蘭夫妻最近搬入位於荷蘭埃因霍溫(Eindhoven)的 Project Milestone ,成為歐洲第一對搬入 3D 列印房屋的夫妻,或許這個潛在解決方案,已經慢慢浮出水面,準備大大改變現代建築。下面7個來自世界各地的3D列印房屋,風格各異,功能不同,有的實驗意味濃厚,有的則已經成熟到可以商用,無論是哪種,都令人十分期待3D 列印房屋的未來!
來自巴黎的Loooop Studio推出We Love Chairs計畫,用簡單的線條重新詮釋十張經典名椅,並按照時間序列排列,從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最經典的巴塞隆納椅(Barcelona Chair),到芬蘭室內設計師Eero Aarnio充滿趣味的泡泡椅,總共橫跨了109年的時間,每張椅子都象徵著不同時期設計界最關鍵的演進與發展,真是看了才知道,原來心目中風格、質感兼具的美麗椅子,是出自於哪位名家之手!
人來人往的倫敦地鐵(London Underground),相信不少人都會認得那搶眼紅藍色調、圓形加長方格的地鐵標誌,如今隨著COVID-19疫情重創旅遊業,倫敦市府與倫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為了振興在地旅遊,則斥資700萬英鎊推出「Let’s Do London」計畫,並邀來到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重繪市中心皮卡地里圓環(Piccadilly Circus)地鐵車站看板視覺,只不過卻成了另類的「負面行銷」?
一般人不用在大城市裡工作,就能想像每天早上上班尖峰時刻的交通會有多塞,在日本的大城市更是如此,地鐵、汽車、巴士爭奪著已經十分狹小的城市空間,擁擠的大眾運輸系統在新冠肺炎期間尤為引人注目,為了解決民眾的塞車之苦,日本企業 Zip Infrastructure Inc. 提出了都市型滑索Zippar概念設計方案,也就是透過高空滑索推進的小型膠囊纜車,不在陸上與車爭路,改在空中闢出一條新的道路,不曉得大家覺得實不實用呢?
法國羅浮宮、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世界知名博物館,收藏、展示了許多雕塑作品,他們將古老的大理石雕、現代青銅器放置在拱型大廳或是美麗的花園中,供遊客們近距離欣賞,現在受到疫情影響,人們只能待在家裡,透過網路欣賞這些藝術品,不過未來有一天,也許自己家就能變成博物館。由藝術愛好者、 3D列印社群與 Google Arts & Culture合作推出的 Scan the World 計畫,將全球超過1.8萬件雕塑、藝術作品,掃描後上傳到協作平台My Mini Factory,供大家下載列印,只要有 3D 列印機,就能將自己喜歡的作品列印成迷你版尺寸,直接把自己家布置成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