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

贏過一條街!把父母家變成連鬼都不敢靠近的萬聖鬼屋

christine_mcconnell_2_0.jpg?itok=BMMVtVDH
對於藝術家或設計師來說,當他們決定要親自動手打造些什麼的時候,就會堅持要做到最好最到位,不過在這裡案例裡面,Christine Mcconnell 不只積極投入萬聖節活動,還直接把老家外牆裝潢成一棟會發出夜光的鬼屋,因為做得實在太逼真,直接嚇跑討糖小孩都有可能阿!

再見列寧 掩埋24年的列寧頭像出土


photo source

1970年,東德政府為了紀念共產黨領袖列寧(Vladimir Lenin)百歲誕辰,邀請藝術家創作列寧的雕像,放在當地廣場展示。但隨著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這尊雕像被人們破壞與丟棄,從此有24年下落不明。今年9月,列寧的頭像重新出土,在德國施潘道歷史博物館(Spandau Historical Museum)展示。 


讓大自然幫你上色 動植物的和諧相處


創作手法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它卻是如此的美麗迷人,如果要問這其中的緣由,或許得去問大自然才行。這系列來自藝術家Nikolai Tolsty的攝影作品,全都利用相同的手法呈現,但每張照片給人的感受可不盡相同,有熱情活潑、有冷靜沉穩、有色彩繽紛的花朵、有紋理細膩的蕨類植物。欣賞完全部的作品之後,讓人有點佩服藝術家的創意巧思,但更多感動應該來自於自然的美好。


如果海浪被冰凍起來 硬質玻璃呈現風起雲湧的瞬間

graham_muir_5.jpg?itok=U89adSJj
海上的風起雲湧往往在轉瞬間,英國藝術家 Graham Muir 以精緻的玻璃藝術,捕捉了海浪捲起的那一刻。火燙的玻璃冷卻後,彷彿將地心引力踩在腳下般的凝結了海浪的回落,然後在最洶湧澎湃的那道浪中,擷取了一小段,透過不同色澤的潤飾,或者層層漸層堆疊,或者彼此混色搭配,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力與美。

在他們的國家裡,教育到底是什麼?


photo source

感謝2015年第八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讓我有機會觀賞到塔瑪拉‧厄爾德這位法裔以色列導演的紀錄片《This is my land》。在民族誌影展的官方網站上將影片翻譯成《誰的歷史》,該片在2015年香港電影節放映時被翻譯成《各有國教》,而英文名字看來,似乎可以翻譯成《這是我的領土》。我想從片名,在到導演的國籍,應該大致可以了解到影片的內容。


日本插畫家與FabCafe Tokyo聯手舉辦「Drawing To Go 」


咖啡之於現代人,似乎已經變成如同空氣般重要,不可或缺的特性在街道林立的大小咖啡廳就可以看出。走在路上,只要透過紙杯,幾乎就可以看出這是出自哪一間店鋪的,但大部分的紙杯其實也是相當單調,除了前陣子知名超商推出的不同杯款外,大多數的杯子都是大同小異,而即便有著不同杯款的設計,仍舊是與大多數的人都一樣。這樣的小細節對許多人而言,也許不太重要,不過在越來越重視「獨特性」及追求生活美學的現在,這卻是讓生活變得更有趣的小亮點,為何如此確定?因為日本插畫家Mariya Suzuki 及駐日插畫家Adrian Hogan就用手繪的咖啡杯證明了這件事!


退潮才出現 英國泰晤士河的四位騎士


photo source:Daily Mail

今年9月,英國泰晤士河邊有四個人騎乘在馬匹上,凝視著遠方靜止不動,彷彿準備渡河,但河川漲潮後,他們逐漸被水淹沒,直到滅頂。這四尊人像是英國藝術家泰勒(Jason deCaires Taylor)的雕塑,只有退潮時才能欣賞。

泰勒希望透過《漲潮》(The Rising Tide)讓人們重視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議題,他也刻意將作品擺放在英國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附近的河岸,提醒議員們忽略氣候變遷加劇,做出錯誤的環境決策。

無差別格鬥擂台——2015藝術家博覽會


日前在花博爭豔館登場的「2015藝術家博覽會」,今年有高達436位藝術家參與,規模與場地堪稱歷年之最。除了平面展區和小影廳,立體裝置區的作品變異性顯然吸睛許多。

這項活動已經舉辦了14年,不限媒材與表現手法,繪畫、攝影、錄像、雕塑、裝置、新媒體等,充分鼓勵自由、具實驗性的創作形式及空間運用,符合當今跨界潮流。參展者既有資深藝術家也有潛力新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陳擎耀表示:「這好比一個無差別格鬥的競賽擂台,藝術家們不分形式、材質、輩份年紀,公平地在這個平台上爭奇鬥豔。」

而且以「藝術家」為參展單位,和一般以畫廊為單位的藝博會不同,同時力求排除市場機制,推廣藝術平權,開放地向全台灣的藝術創作者徵件,展示不同類型與風格的作品,希望激發大眾對於當代藝術的各種想像和藝術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