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

看見、聽見、體會敘利亞難民的悲傷故事-《再見之後再見》影像裝置展


再見之後,再見
終於體會
逃離,是為了新生


「離家出走」的念頭或許你我都曾有過,可能是被爸媽訓斥,可能是和另一半吵架,你暫時離開所處的環境,希望可以得到解脫,找到不一樣的心境與生活,最後累了、倦了還可以回家。但在地球的另外一端,有些人被迫「離家出走」,他們無法待在自己的家,甚至是自己的國家,原因不為別的,只因為他們想活下去。在過去短短的4年中,敘利亞有超過20萬人因戰火而失去性命,大量的人民逃離敘利亞當地,他們被稱之為「難民」。

台灣藝術家施權峰因為家庭的因素,選擇離開台灣到歐、非兩洲遊歷,在這趟他稱之為「逃難似」的旅程中,他遇見兩位來自敘利亞的男孩,在火車上的際遇讓他對人生有了新體悟。他利用相機拍下他所見到的景象,回到台灣將這些故事用裝置藝術的方式重新呈現,並利用說故事般的導覽讓人們除了能看見,還可以聽見,並想像當時的光景,重新認識所謂的「難民」,了解更深一層的悲傷故事。


Isaac Cordal描繪以營利為目的的大學工廠


來自西班牙的藝術家Isaac Cordal是一個專門以土偶做議題陳述的年輕街頭藝術家,他長期關注各種社會議題,例如人類追悼我們所失去的大自然、全球暖化導致人類住在淹水的區域等等,最近他還開始諷刺從事高等教育的大學變成營利事業。他的作品常跟街景結合,他也常到各國的馬路、巷弄、大樓陽台、巴士站以及公園等空間展出作品,好讓更多人看到他的創作,由於他陳述的議題通常都很嚴謹,常發人省思。


女戰地攝影師 艾迪絲眼裡的一次世界大戰


婦女維修軍事器材(photo source)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人力短缺,招募約5萬名婦女遠赴西方戰線,女性不只獲得前所未有的工作機會,社會地位也隨之提升。英國首位女性戰地記者艾迪絲(Olive Edis)不只拍攝城市毀壞的畫面,也紀錄婦女在戰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改造獨木舟環遊世界計劃,最大膽的冒險紀實!-『夢想海洋』


電影【夢想海洋】為台灣首部躍上大銀幕的海洋主題紀錄片,籌備三年、耗資千萬,由資深電影人葉如芬監製、新銳導演王威翔執導。【夢想海洋】旨在鼓勵愛海、親海,紀錄了一生貢獻海洋研究的「拖鞋教授」蘇達貞,領著一群來自各行各業懷抱海洋夢想的年輕人,準備以自製改造獨木舟挑戰帆遊世界。


十萬顆白色汽球點綴出倫敦設計節最令人心動的美景


浪漫的白色氣球高掛於空中,形成一朵朵幾乎觸手可及的白雲,就好像童話繪本中的夢幻場景,如果能身在其中該有多好!法國藝術家兼攝影師 Charles Pétillion為倫敦設計節 (London Design Festival),在英國柯芬園(Covent Garden)創作出一整片以白色汽球所構成的雲朵,延伸在 Market Building 南廳的天花板,伴隨著燈光流轉於其中,吸引著許多往來的行人駐足欣賞。

大地的圖騰,用來自各地的沙子拼成的世界之砂畫

coexistence_1.jpg?itok=U0rTD_fD
在平面設計界有著神聖殿堂稱號的瑞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AGI),每年都會對旗下成員提出一項特殊的計劃,邀請成員們創作。今年知名藝術家、設計師兼字體設計師 Marian Bantjes,就貢獻了一幅美麗的沙畫 Coexistence,Bantjes 使用來自南非、巴西、阿根廷、泰國、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加州等地方所蒐集到的沙子與塵土所繪成,在這層寓意之下,這幅沙畫竟也帶有宗教般令人心情平靜的神奇效果。

「古諾楓之歌」-布農族文化真實呈現


偏鄉地區資源本來就少,加上少子化及人口外移的影響,位於花蓮縣的卓楓國小,正面臨因學生過少可能遭裁併的危機;該校的學生、家長,及當地的居民,對於學校的未來存廢未知,都深感不捨,決定盡全力爭取保留。「古諾楓之歌」是一部描繪卓楓國小及在地部落生活的微電影,歷時一年多的拍攝,為當地孩童及部落樸實的生活留下珍貴的紀錄。


《台灣,你好!》環繞我們都深愛的小島,把台灣的原貌找回來


你是如何定義我們從小到大生長的這塊土地呢?台灣在心中的樣貌還一如往昔嗎?還是多少地,被近日負面的新聞洗刷了原本引以為傲的良善印象呢?

由幾個深感於台灣美好不復見的中年大叔, 自行統籌了這個《台灣,你好!》的環島計畫,透過網路帶著大家一起去尋找, 尋找那個依然美好的台灣與台灣人。這是一場沒有口白、人聲,只有高清影像與音樂, 沒有立場,沒有意識形態,只有真實的台灣,連續七天環島一周,讓大家看到台灣的高山、海洋、平原、丘陵、溪流、城鎮、人......